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 第130章 博弈之战(下)

第130章 博弈之战(下)(1 / 2)

杨厂长那通语焉不详却又重若千钧的电话,如同最后一片雪花,压在何雨柱紧绷的神经上。配方危机的暂时化解,并未带来丝毫轻松,反而预示着更巨大的风暴正在乌云后酝酿。调研组并未因“何记”的断然拒绝而立刻发作,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却笼罩着“何记”总部的每一寸空气。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暴风雨前的死寂,下一次交锋,将是决定命运的最终摊牌。

何雨柱没有坐以待毙。他深知,被动防御只有死路一条。必须在对方发动总攻之前,打出自己的王牌,将战局引入一个对方意想不到的维度。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疯狂的决策——主动出击,将战场引向更高、更广的格局,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和超越商业的价值,来为自己正名,为“何记”争取生机!

他的第一张牌,是“社会责任”与“行业公器”。

就在调研组结束现场考察、即将形成最终报告的敏感时刻,“何记”做了一件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何雨柱亲自出面,联合香港几家最具影响力的慈善基金会和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华饮食非遗保护与传承基金”,并宣布“何记”将首批注资一亿港币,用于支持民间厨艺濒危技艺的抢救性记录、青年厨师的系统培养、以及中华饮食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在成立仪式上,何雨柱没有谈论商业,而是深情讲述了师父传授手艺的恩情,以及“何记”一路走来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他郑重承诺,该基金将完全独立运营,接受社会监督,并向全行业开放申请。

这一举措,姿态极高,瞬间将“何记”从“被审查者”提升到了“文化传承守护者”的高度。许多之前持观望态度的文化界、学术界人士纷纷表态支持,舆论风向为之一变。

紧接着,他打出了第二张,也是最具杀伤力的牌——“技术开源”与“标准贡献”。

在基金成立仪式后的记者会上,何雨柱出人意料地宣布:“为确保中华饮食的核心技艺不至失传,并推动行业整体进步,‘何记’决定,将旗下‘何记餐饮管理学院’历时三年研发的《中式餐饮食品安全与标准化操作指南(基础版)》的核心技术框架,向全行业无偿公开!任何有志于提升管理水平和食品安全的中小餐饮企业,均可免费申请使用!”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这套指南凝聚了“何记”多年实战经验和高额研发投入,是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品质稳定的核心机密之一!主动公开,无异于将一座金矿拱手让人!

但何雨柱的深意,远非“慷慨”二字所能概括。这一举动,首先在道义上占据了绝对制高点,用行动回应了“垄断”、“封闭”的指责,彰显了“何记”的行业责任感和开阔胸襟。其次,它将“何记”从一个商业竞争者,提升为了行业标准的贡献者和引领者,其价值得到了根本性的升华。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它巧妙地将“配方”这个具体的技术秘密,提升到了“管理体系”和“行业标准”这个更宏观、也更难以攻击的层面。你质疑我的配方保密,我可以理解为保护核心竞争力;但你若攻击我推动行业进步、造福同行的公开贡献,那就是与整个行业为敌!

果然,消息传出,业内震动。无数中小餐饮企业主为之欢呼,之前一些对“何记”抱有疑虑的行业协会负责人,也不得不公开表示赞赏。调研组手中的“技术壁垒”、“不利于行业发展”等大棒,瞬间失去了着力点。

然而,何雨柱的终极杀招,还在后头。

就在调研组结束考察、即将离港的前夜,何雨柱通过特殊渠道,向调研组组长和几位核心成员,递交了一份绝密的、标题为《关于依托香港国际优势,构建“中华美食全球化赋能平台”的战略构想》的万言书。这份文件,完全跳出了“何记”一企之私利,站在国家文化输出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以香港为基地、整合全球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系统性推动中华餐饮品牌出海、标准制定和文化传播的宏大方案。方案中,“何记”愿意作为先行者和试验田,承担前期风险和投入,并开放其海外渠道和经验,与国内同行共享。

这份构想,视野宏大,逻辑严谨,可行性高,直指“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核心!它传递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何记”不是麻烦制造者,而是国家战略的坚定践行者和宝贵资产!打压“何记”,不仅是打击一个优秀企业,更是损害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