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 第109章 新敌“中华味业”

第109章 新敌“中华味业”(2 / 2)

他迅速做出了部署:

1. 稳固基本盘:立即启动与核心供应商的深度捆绑谈判,不是单纯比拼价格,而是推出“长期战略合作计划”,包括技术共享、品牌共建、利润分成等更紧密的合作模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同时,加快自有或控股食材基地的建设,减少对外部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2. 强化人才壁垒:立即优化“何记”的薪酬激励和职业发展体系,特别是对核心技术团队和关键管理人才,推出更具吸引力的股权激励计划和“匠心传承基金”,并提供海外交流、名校深造等发展机会,用事业和感情留人,而不仅仅是金钱。

3. 差异化竞争:避免与“中华味业”在“正宗”、“传统”上硬碰硬。何雨柱要求研发团队,加速推出更具创新性和国际融合性的“新派何记”菜品系列,突出“何记”在口味创新、健康理念、用餐体验上的独特优势。同时,加大“何记味典”子品牌在零售渠道的推广,开辟第二战场。

4. 舆论反击:欧阳文山负责,组织一系列深度报道,不直接攻击“中华味业”,而是重点宣传“何记”在市场化竞争中如何坚守品质、培养人才、解决就业、依法纳税、推动中餐文化国际化的具体案例和成果,用事实展现“何记”作为现代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活力,巧妙化解对方“民族品牌”话语权的压力。

5. 合纵连横:何雨柱亲自出面,秘密约谈几家与“何记”有合作或有竞争关系的、同样面临“中华味业”压力的区域性强势餐饮品牌,探讨成立“优质餐饮企业联盟”的可能性,在供应链、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等方面寻求合作,共同应对强势资本的冲击。

“记住,”何雨柱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铿锵,“我们不怕竞争,只怕不公平的竞争。‘中华味业’有它的势,我们有我们的道。只要我们菜品的味道不变,对客人的心不变,管理的效率不降,创新的步伐不停,它就抢不走我们的根!这场仗,是持久战,比拼的是内功!”

战略既定,“何记”这台精密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何晓带队飞赴各地,与供应商进行艰苦谈判;娄晓娥优化人力资源政策;欧阳文山策划新一轮品牌传播;后厨团队则在墩子师傅带领下,闭关研发新菜。

然而,“中华味业”的攻势并未停歇。一个月后,其首家旗舰店“中华味府”在北京王府井高调开业,开业典礼冠盖云集,声势浩大。媒体报道称其菜品“集南北之大成,显皇家之气派”,价格定位极高,明显瞄准高端商务和政务宴请市场。几乎同时,“中华味业”宣布完成首轮融资,金额巨大,投资方背景深厚。

压力实实在在传递到了“何记”。部分高端食材采购价格被迫上调,个别优秀厨师被挖角,北京、上海等地的“何记”门店,明显感受到了来自“中华味府”的分流压力。

这天深夜,何雨柱接到何晓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语气有些沮丧:“爸,‘中华味府’我去看过了,场面确实大,菜式摆盘很讲究,用的都是顶级货。他们……他们好像在学我们融合菜的路子,但又打着‘宫廷御膳’、‘国宴标准’的旗号,噱头很足。我们在北京的店,这个月高端宴请的预订,少了将近两成。”

电话那头,何雨柱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问道:“晓儿,你尝他们的菜了吗?味道怎么样?”

何晓愣了一下:“尝了……样子是好看,食材也好,但……总觉得少了点烟火气,少了点……锅气。有点像大宾馆的菜,精致,但不太容易记住。”

“那就对了。”何雨柱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记住,咱们‘何记’的根,不在排场,不在名头,就在这口锅气,在这份家常里透着的用心。他搞他的阳春白雪,咱做咱的下里巴人。各走各的道。告诉北京的伙计,把咱的招牌菜做好,把老客人服务好,天塌不下来。”

挂了电话,何雨柱走到窗前。北方的夜空,星辰稀疏。他知道,与“中华味业”的较量,将是一场漫长的、考验定力和内功的战争。但他心中并无畏惧,反而涌起一股久违的斗志。从湾仔的灶台,到港交所的锣声,再到如今与国家级选手对弈,他何雨柱,什么风浪没见过?

“中华味业”的出现,标志着“何记”真正步入了与国家级资源同台竞技的深水区。前路必然更加艰险,但也更加广阔。何雨柱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无论对手多么强大,他都要带领“何记”,用这传承了半生的手艺和这颗永不屈服的心,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大道!

真正的征途,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