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的强硬,源于对自身价值的绝对自信,也源于对资本逐利本性的清醒认知。他宁愿放弃这笔看似诱人的资金,也绝不允许任何人动摇“何记”的根基和控制权。
面对何雨柱寸步不让的态度,以及“何记”日益稳固的内部防线和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pAUc最终意识到,继续纠缠下去已无利可图。在经过内部紧急磋商后,他们出乎意料地迅速接受了何雨柱的核心条款,签署了投资协议,但投资额度大幅缩减,仅为最初设想的一个零头。显然,这笔投资对他们而言,更多是象征性的,意在保留未来可能的合作窗口,并体面地结束这场失败的收购战。
协议签署的那一刻,欧阳文山激动地差点跳起来,连一向沉稳的郑总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这意味着,“何记”成功抵御了国际资本巨鳄的恶意进攻,扞卫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权!
然而,在短暂的庆祝之后,何雨柱立刻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召开了一次被后来称为“何记遵义会议”的战略反思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我们赢了这一仗,值得高兴。但大家要清醒!”何雨柱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敲打着每个人的心,“我们赢在哪里?不是赢在我们的资本比他们厚,不是赢在我们的手段比他们高,而是赢在我们的人心齐,赢在我们的味道正,赢在我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股的这股劲儿!”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严肃:“但这一仗,也把我们所有的弱点都暴露出来了!股权结构、资本实力、风险防控、人才梯队……到处都是漏洞!如果不是运气好,如果不是大家拼死顶住,今天我们可能已经改姓‘pAUc’了!”
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有些飘飘然的高管们。何雨柱随即宣布,启动“何记”成立以来最深刻的一次自我革新与战略升级:
1. 控制权加固计划:立即启动对公司章程的全面修订,引入“金色降落伞”、“毒丸计划”等反收购条款;同时,何雨柱家族联合核心管理层,启动对部分分散小股权的溢价回购,进一步巩固控制联盟。
2. 资本健康度提升:在与丰裕资本等友好投资者协商后,规划在未来合适时机,进行一轮规模可控、目的明确的定向增发,引入真正志同道合的战略资金,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但坚决杜绝股权稀释失控。
3. 人才堡垒计划:大幅提升核心技术人员与管理层的薪酬福利和股权激励,启动“青年厨师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建立关键岗位“Ab角”备份机制,构筑一道资本难以挖动的人才护城河。
4. 业务韧性构建:加速“何记味典”子品牌的独立运营和市场化,使其成为新的增长曲线和风险分散点;启动对大湾区二三线城市的精细化市场调研,寻求更稳健的扩张路径。
5. 合规与风控体系升级:聘请顶尖律所和审计机构,全面梳理和规范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建立常态化的压力测试和危机应对预案。
这场自我革命,在何雨柱的强力推动下,雷厉风行地展开。没有庆功宴,没有懈怠期,“何记”上下如同上紧了发条,投入到一场深刻的自我淬炼之中。
夜幕降临,何雨柱独自一人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他走到窗前,香港的夜景璀璨依旧。身后的白板上,写满了未来的规划与挑战。他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骄傲,只有负重前行的坚毅。
这一局,他险中求胜,守住了根基。但他知道,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北方的阴影未散,资本的狼性不改,而“何记”这艘航船,必须变得更加强大,才能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他拿起笔,在白板的最高处,用力写下了四个字:“固本培元,静待风起”。
破局之后,立新之时。一场属于“何记”的蜕变,已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