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空气湿热粘稠,与香港的温润截然不同。何雨柱带着阿强和一位从“何记厨师学堂”选拔出来的、有海外交流经验的年轻助手阿杰,踏上了这片以美食闻名遐迩的南洋岛国。前来接机的是活动主办方“亚洲美食文化中心”的负责人,一位笑容可亲、举止干练的中年女士,林淑仪博士。
“何主厨,欢迎来到新加坡!久仰大名,您的‘解构·新咕呙肉’在业内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呢!”林博士热情地握手,话语间透着专业和赞赏。
下榻的酒店位于滨海湾,窗外就是标志性的金沙酒店和巨型空中花园,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何雨柱无心欣赏风景,稍作安顿,便带着团队赶往活动场地——位于国家设计中心的一个开放式展演厨房,这里将是明天主厨演示和研讨会的举办地。
场地布置得极具现代感,灯光、音响、多机位摄像一应俱全,观众席呈阶梯式环绕着中央的开放式厨房操作台。同场参加交流的,还有来自泰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地的知名主厨,个个气场不凡。何雨柱看到了日本主厨带来的精致漆器食盒,泰国主厨准备的各式新鲜香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声的较量氛围。
“老板,这场面……有点唬人啊。”阿强看着那些设备先进的厨房和忙碌的外国团队,小声嘀咕,手心有些冒汗。
“怕什么?”何雨柱检查着主办方准备的灶具和本地采购的食材,语气沉稳,“家伙是新的,火候是老的。菜,是靠手做出来的,不是靠机器摆出来的。阿杰,你再核对一下我们带来的特殊酱料和香料,确保万无一失。”
“放心吧,师傅,都检查三遍了!”阿杰信心满满地回答,他在新加坡学习过,对这里的环境更适应。
演示当天,会场座无虚席,除了本地餐饮界人士、美食家、媒体,还有不少旅新的华侨和国际游客。何雨柱抽到的出场顺序在中段。前面几位主厨的演示各具特色,日本主厨的“怀石·未来”展现了极致的精准与美感,泰国主厨的“香料交响诗”则充满了奔放的热带风情,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轮到何雨柱上场。他深吸一口气,系上那件洗得发白却熨烫平整的旧围裙,走向操作台。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投射出他沉稳的面容和手部特写。他没有过多的开场白,直接用流利的粤语(配有同声传译)开场:
“各位朋友,今天我不讲太多道理,就做一道菜,一道很家常,也很考验功夫的粤菜——古法咕呙肉。但我会用一点新的想法,来做这道老菜。”
他首先展示了一块肥瘦相间的猪梅头肉,讲解选料要点。然后,他开始演示“澄清酸甜汁”的萃取过程,一边操作,一边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原理:“……去掉杂质,留下最纯粹的味道,就像交朋友,要坦诚,要纯粹。” 当那碗清澈如琥珀的酱汁呈现在镜头前时,观众席传来一阵低低的惊叹。
接着是低温慢煮猪肉,他精确控制着温度和时间,解释如何通过科学手段达到传统手法难以企及的均匀熟度和嫩度。最后是组合,酥脆的猪肉淋上晶莹的酱汁,再点缀上绿色的爆浆菠萝球。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花哨,却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结合得丝丝入扣。
菜品完成,分发给评委和部分观众品尝。一位满头银发的西方美食评论家仔细品味后,惊讶地抬起头,通过话筒问道:“何主厨,这太不可思议了!味道是经典的咕呙肉,但口感如此轻盈,酱汁如此清澈!你是如何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解构一道传统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