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带着江湖气的强硬警告,配合着何雨柱如今在香港的社会地位和能量,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那几个记者立刻偃旗息鼓,那家皮包公司也很快注销。消息通过特殊渠道传回四九城,秦淮茹在得知何雨柱不仅查到了源头,还发出了如此直白的威胁后,气得浑身发抖,却也真的感到了恐惧。她意识到,何雨柱在香港的根基已深,不再是那个可以任她拿捏的“傻柱”了。继续纠缠下去,恐怕真会引火烧身,把自己那些见不得光的老底都翻出来。她不得不再次咬牙切齿地暂时收敛。
暂时化解了声誉危机,何雨柱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知道,与GVF的合作,才是眼下最现实、也最复杂的挑战。苏珊娜·陈虽然表面上认可了暂缓海外扩张的决定,但资本追求回报的压力是持续存在的。在最近一次关于下一年度预算的会议上,分歧再次凸显。
“何先生,即使暂不进行实体店扩张,品牌影响力的变现也不能停止。”苏珊娜指着ppt上的数据,“我建议,我们可以先启动‘何记’品牌授权和衍生品开发。比如,与高端超市合作推出预制菜系列,与厨具品牌联名开发定制锅具,甚至可以考虑推出以‘何记’为主题的烹饪课程和美食旅行团。这些都是轻资产、快回报的模式。”
何雨柱看着那些充满诱惑力的商业计划,内心充满警惕。他承认这些想法很有商业价值,但也深知,过度商业化会迅速稀释“何记”作为高端餐饮品牌的核心价值。
“苏珊娜女士,我理解您的出发点。”何雨柱斟酌着词句,“但‘何记’的根基是餐厅里那口锅炒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味道。过早、过度地开发衍生品,会让客人觉得我们变得浮躁,不再专注于菜品本身。我认为,现阶段我们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提升两家店的体验和巩固口碑上。”
“口碑不能当饭吃,何先生。”苏珊娜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GVF需要看到增长,看到市场占有率。如果连这些相对保守的授权合作都无法推进,我很怀疑我们双方对‘何记’未来的想象是否还在同一频道上。”
会议不欢而散。何雨柱和娄晓娥都感受到了来自资本方的巨大压力。晚上,夫妻二人在办公室里相对无言。
“柱子,我们是不是太固执了?”娄晓娥忧心忡忡地问,“GVF的建议,其实有些也有道理,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何雨柱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夜景,沉默良久。“晓娥,我不是反对发展。但我怕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资本的逻辑就会一步步侵蚀我们做菜的初心。今天可以是预制菜,明天可能就是中央厨房配送,后天可能主厨就成了一个符号……‘何记’之所以是‘何记’,是因为它代表了我们亲手打造的味道和体验。这个东西,一旦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和GVF的合作,就像走钢丝。我们不能掉下去,但也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得找到一条既能让资本满意,又能守住我们根基的路。这很难,但必须走下去。”
几乎与此同时,一个来自行业内的消息,让何雨柱感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压力。让·雷诺的“Le ciel”集团,宣布将与一家新加坡财团合作,在滨海湾开设亚洲第二家分店,并计划引入更多亚洲食材元素,探索“法餐与亚洲风味的对话”。
消息传来,何雨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让·雷诺不仅没有固步自封,反而主动将触角伸向了“何记”最具优势的融合领域,并且选择了“何记”原本可能作为海外首站的战略要地新加坡!这既是挑战,也是警示——顶级的玩家,永远不会停止进化与扩张。
内有无声的理念之争,外有强敌的步步紧逼。何雨柱站在“何记”灯火通明的厨房里,感受着灶火传来的灼热温度。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从来都不是那些来自过去的阴魂,而是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当下,坚守住内心的那盏灯,同时又能照亮前行的路。
夜还很长,挑战,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