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无声的惊雷(2 / 2)

“可以这么理解。”欧阳文山神色严肃,“这是一场关于餐饮美学话语权的博弈。让·雷诺的‘Le ciel’代表着传统和经典,他的三星几乎是囊中之物。而你们的‘何记’,代表的是创新和融合,能否获得认可,能获得多大程度的认可,取决于评审团是否愿意拥抱这种‘不确定性’。”

就在这时,娄晓娥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送到的财经报纸,脸色有些异样:“柱子,欧阳主编,你们看看这个。”

报纸的商业版块,用不小的篇幅刊登了一篇关于“Le ciel”香港店开业在即的报道。文章详细介绍了让·雷诺的辉煌履历、餐厅的投资背景和定位,字里行间充满赞誉。但引起何雨柱注意的,是文章末尾的一段话:

“……据悉,让·雷诺主厨对香港本地餐饮市场抱有极大期待,但他也直言,真正的美食需要建立在严谨的体系和纯粹的理念之上。对于近来一些过于强调‘融合’而可能忽略烹饪本质的潮流,他持保留态度。‘Le ciel’的到来,或许将为香港带来一场关于‘何为顶级餐饮’的重新定义。”

这段话,没有点名,但指向性再明显不过。这无异于一篇战书,在米其林评审的关键时刻,从舆论层面发起了攻势。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欧阳文山皱眉道:“这是阳谋。他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试图引导评审的倾向。”

何雨柱盯着那段文字,目光锐利如刀。让·雷诺不仅要在菜品上竞争,更要在理念上压制他。这场较量,已经从厨房蔓延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压力如同实质的山峦,重重压下。但奇怪的是,何雨柱心中那份因未知而产生的焦虑,反而渐渐平息了。对手已经亮剑,目标无比清晰。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

他抬起头,看向忧心忡忡的娄晓娥和欧阳文山,脸上竟然露出一丝平静的笑容。

“他定义他的顶级,我追求我的圆满。”何雨柱的声音沉稳有力,“米其林的星星很重要,但它不是餐饮的唯一标准。‘何记’的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评审团认可也好,不认可也罢,我们都要把这条路走下去,而且要走得更稳、更好。”

他走到窗前,望着华灯初上的香港:“让·雷诺想把我们框在他的标准里评判,我们偏要让他看到,在这套标准之外,还有一片广阔的天地。晓娥,欧阳主编,做好准备吧。无论评审结果如何,‘何记’和‘Le ciel’的这场仗,都才刚刚开始。”

无声的惊雷已然滚过天际,暴雨将至。何雨柱挺直了脊梁,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真正来临。他不仅要征服食客的味蕾,更要在这场关于美食话语权的争夺中,为“何记”,也为无数像他一样在探索的厨师,争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