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予曦顺从地转过身,将手臂伸进袖筒,他则轻轻帮她理了理大衣的领子,动作自然得像做过无数次。
“我送你回去?”他问,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低沉。
“不用,司机就在前面。”张予曦指了指不远处停着的车,拢了拢大衣。
“嗯。”他点点头,没有坚持,“那……路上小心。”
张予曦看着他,昏黄的路灯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眼镜后的目光深邃而温暖。
她忽然上前一步,像在曼谷酒店车库那样,快速地、轻轻地拥抱了他一下。
这一次,她没有立刻松开,而是将脸颊在他柔软温暖的羊绒衫上贴了短短一瞬,感受着他身上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气息,以及那副眼镜边框冰凉的触感。
“下次见。”她在他耳边轻声说,然后松开手,转身走向等待的车子,步伐轻快,米白色的裙摆和燕麦色的大衣下摆在夜风中微微飘动。
毕雯珺站在原地,看着她上车,看着车子缓缓启动,汇入夜色中的车流,直至尾灯消失在前方的拐角。
他抬手,轻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又碰了碰刚才被她脸颊贴过的地方,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点温软的触感和她发丝的淡淡香气。
晚风吹动他额前的碎发和深灰色羊绒衫的衣角,他深邃的眼底,映着城市阑珊的灯火,也映着一种清晰而笃定的温柔。
回到车上,张予曦收到他发来的消息,依旧简短:「到了说。」
她看着这三个字,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他此刻可能正独自走在回家路上,或者已经坐上了他自己的车。
她嘴角弯起,回复:「好。」
车子行驶在灯火通明的长安街上,北京的夜晚繁华而疏离。
但张予曦的心,却被一种饱满而温暖的充实感填满。
她知道,无论外面世界如何喧嚣变幻,总有一个人,会在忙碌的间隙,为她预留一顿安静的晚餐,一个剔除了鱼刺的体贴,一个及时的拥抱,和一句不变的“到了说”。
他们的故事,没有因为盛大的颁奖礼而到达顶峰,也没有因为短暂的分别而趋于平淡。
它如同涓涓细流,穿透岩石,绕过险滩,在看似平常的日常里,在温暖的茶杯、剔净的鱼刺、安静的陪伴中,静静地、坚定地,流向更远的远方。
而每一次重逢,都是为了确认,彼此依然是那条溪流最想奔赴的海洋。
……
北京的秋天短暂得如同一声叹息,金黄的银杏叶尚未落尽,凛冽的北风便已携着初冬的寒意席卷了整个城市。
张予曦进组拍摄一部都市情感剧,戏份吃重,常常是天未亮便出发,披星戴月才返回住处。
毕雯珺则进入了新专辑宣传最密集的阶段,辗转于各个城市,飞行里程数不断累加。
他们的联系,依旧维持着那种“延迟满足”的模式。
在不同的时区,不同的剧组或酒店,分享着各自的天空、一顿看起来还不错的盒饭、或者深夜收工后一句疲惫的「晚安」。
对话框里的对话,像断断续续的诗行,记录着彼此忙碌的轨迹,也维系着那条无形的、温暖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