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静静地听着,这些信息,比他用【情绪图谱】看到的标签要生动得多。
“经信委的孙博士呢,”王林翘起了二郎腿,语气里带了点模仿的腔调,“那可是咱们省里从华尔街请回来的金凤凰,张嘴闭嘴就是‘顶层设计’、‘商业闭环’、‘降维打击’。在他眼里,除了省会那几个高新园区,其他地方都是‘低端产能聚集地’,连多看一眼都觉得浪费时间。你跟他谈农村电商,他可能以为你在说笑话。他头-顶的[傲慢]标签,比省委大楼的旗杆还高。”
王林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像是在说单口相声,但林望却笑不出来。他知道,王林是用这种方式,在提醒他,甚至是在教他。
“所以啊,”王林总结道,“你下午要面对的,是一个活在过去的老好人,和一个活在未来的精英。他们俩平时斗得跟乌眼鸡似的,但在这件事上,我保证,他们会空前团结地把你当成共同的敌人。”
“那我该怎么办?”林望虚心求教。
王林看着林望,眼神里的[看好戏]淡了,那份[担忧]和[期待]却浓了起来。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对付老倔,不能跟他算经济账,得跟他算人心账。对付博士,不能跟他谈情怀,得跟他谈更大的利益。你小子鬼点子多,自己琢磨去吧。”
说完,他站起身,端着保温杯,晃晃悠悠地朝门口走去。走到门口,他又回过头,补了一句:“对了,别光想着怎么说服他们。你真正的听众,只有一个。”
门关上了。
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林望却感觉心里豁然开朗。王林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最后一道锁。
真正的听众,只有一个。
他不是要去说服钱主任和孙博士,那是不可能的任务。他的目的,是给周良宇书记,递上最锋利的武器。他要做的,不是一场辩论,而是一场表演。一场表演给所有与会者,特别是那些还在观望的中间派看的表演。
他要将钱主任的“情怀”和孙博士的“未来”,用自己的逻辑,串联起来。
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拿出一叠崭新的稿纸。
他没有写那些宏大的理论,也没有罗列枯燥的数据。
他在第一页纸的顶端,写下了一个问题:
“一位下岗的老工人,和他一个留在省城高新区工作的孙子,他们俩的未来,是矛盾的吗?”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会场上,钱主任听到这个问题时,会皱起眉头;孙博士听到这个问题时,会流露出一丝不屑。
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他要用这个问题,作为楔子,把自己那条“路”的概念,狠狠地钉进这场看似无解的经济转型辩论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桌上的稿纸越写越多,又被他一张张揉掉。他反复推敲着每一个用词,每一个比喻,甚至每一个停顿。
这不是一份发言稿。
这是他为自己,也为那片沉睡的土地,准备的第一份战书。
终于,当时钟的指针指向下午两点半时,林望停下了笔。
他将最终写好的几页稿纸整理好,放进一个文件夹里。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穿衣镜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和领带。镜子里的年轻人,面容沉静,眼神里没有了早上的忐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淬炼过的锋芒。
他看到,自己头顶上那枚[自信]的标签,正在缓缓亮起,旁边,一枚新的标签,正破土而出,光芒虽不耀眼,却异常坚定。
那标签上,写着两个字——[担当]。
林望深吸一口气,推开办公室的门,朝着三号会议室的方向走去。
走廊的尽头,那扇厚重的木门虚掩着,里面已经隐隐传出人声。他知道,门的那一边,两位主角已经就位,一场关系到全省未来走向的风暴,即将拉开序幕。
而他,就是那个要去掀起风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