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239章 一张白纸三个字,一条通往未来的新路

第239章 一张白纸三个字,一条通往未来的新路(2 / 2)

“修一条路,把这条‘经济的毛细血管’,从省会,一直铺到那些最偏远的角落。路通了,山里的货能出来,外面的游客能进去。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周良宇的[困惑]标签淡了一些,但[审视]依旧。他沉声问:“就这么简单?修路发展旅游,搞农产品外销,这些口号喊了多少年了,为什么一直没做起来?”

“因为光修一条物理的路,不够。”林望终于抛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在修这条路的同时,我们还要修一条看不见的路——信息之路,数字之路。”

“信息之路?”周良宇的身体微微前倾,这是他开始真正感兴趣的信号。

“对。”林望的语速加快了些,“书记,我们不能再用二十年前的思路去解决今天的问题。路修好了,山里的核桃要怎么卖出去?还靠二道贩子层层加价吗?不,我们要教他们用手机直播,对着全国的网友说‘家人们,这是我们自己种的核桃,不好吃不要钱’。景区的门票怎么卖?还靠窗口排队吗?不,我们要搞智慧旅游,一张二维码,吃住行游全解决。村里的孩子想学外语,怎么办?我们用这条信息之路,把省城最好的老师,直接送到他们的课堂上。”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些信息在办公室里发酵。

“这,就是我理解的,对那片沉睡土地的‘数字赋能’。我们不是单纯地给钱、给政策,那是输血。我们是去修路,修两条路,帮他们建立自己的造血系统。这既解决了‘维…稳派’担心的社会稳定问题,因为它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也符合‘激进派’对未来的想象,因为数字经济本身就是最高效、最前沿的生产力。它不是左右为难的折中,而是跳出棋盘的第三条路。”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周良宇缓缓地靠回椅背,闭上了眼睛。他头顶的标签,此刻正经历着一场剧烈的变化。[审视]和[困惑]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震撼],以及一丝几乎要破土而出的[兴奋]。

但很快,那份[兴奋]又被一层厚重的[谨慎]所覆盖。

他睁开眼,目光锐利如鹰:“想法很好,甚至可以说……非常精彩。但是,林望,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站起身,走到办公桌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你要修路,省发改委那帮老同志会第一个跳出来。他们的账本里,每一分钱都计划好了要去救那些嗷嗷待哺的老工业基地。在他们看来,你这是拿救命钱去打水漂。他们头顶的[固执]标签,比钢铁还硬。”

“你要搞数字经济,省经信委那帮从海外回来的技术官僚也不会答应。他们正计划着在省会建一个对标硅谷的‘科技岛’,所有的资源都要向那里集中。在他们眼里,你那个所谓的‘农村电商’,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是浪费宝贵的数字资源。他们头顶的[傲慢]标签,能飘到天上去。”

周良宇看着林望,眼神变得无比复杂,既有欣赏,更有担忧。

“你这个方案,看似是第三条路,实际上,是同时得罪了左右两派。他们会联起手来,把你的路,堵得死死的。”

林望的心,猛地一沉。

他通过【情绪图谱】,能清晰地看到,周良宇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脑海中浮现出的那几位厅局级领导的头像,以及他们头顶上那些根深蒂固的[固执]、[傲慢]和盘根错节的[利益]标签。

书记说得对,他只看到了问题的解法,却低估了推动解法所需要的博弈。

看着林望瞬间变得凝重的表情,周良-宇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他头顶的[谨慎]标签仍在,但那份[兴奋]却如同地火,在深处重新燃烧起来。

他拿起那张写着“修条路”的白纸,用两根手指夹着,像是夹着一枚准备投向战场的棋子。

“不过……我倒是很想看看,你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

周良宇转头对门口的秘书小张吩咐道:“小张,通知一下,今天下午三点,在三号会议室,开一个省经济转型战略专题碰头会。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交通厅……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参加。”

他顿了顿,目光回到林望身上,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意。

“你,作为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列席会议,并就‘数字赋能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个议题,做一个十五分钟的补充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