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望同志吗?我是小李。”电话里,传来市委书记秘书小李那熟悉而客气的声音。
“李秘书,您好。”
“林科长,客气了。”小李的称呼很讲究,既没有叫他“林组长”,显得过于吹捧,也没有直呼其名,保持了应有的尊重,“赵书记今天下午开完会,专门问起了你的情况。他让我打个电话问问你,新成立的那个特别工作组,工作上手还顺利吗?有没有什么困难?”
林望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他知道,这绝不是小李的个人行为,这代表的是市委书记赵源东的态度。
“感谢书记关心。”林望的声音沉稳如常,“刚接到任命,还在熟悉情况。困难肯定是有的,但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他没有诉苦,也没有表功,回答得滴水不漏。
电话那头的小李轻笑了一声,语气里透着一股自己人的亲近:“行,书记就欣赏你这种不讲条件、迎难而上的劲头。他让我给你带句话。”
小李顿了顿,话筒里安静了片刻,仿佛在营造一种郑重的氛围。
“书记说,年轻人敢于担当,是好事。在原则问题上,一定要站稳立场,不要怕得罪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可以辩驳,这才是对工作负责。组织,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组织,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这十二个字,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林望的四肢百骸。他清晰地看到,小李头顶上那枚[传达善意]的标签,明亮而温暖。
李明华用一场阳谋,给了他一副枷锁,试图将他孤立。
而赵书记则用这样一句看似平常的勉励,给了他一把无形的尚方宝剑,一道最坚固的护身符。
这是一种更高明的政治艺术,润物细无声,却重于千钧。它告诉林望,也告诉了所有可能听到这通电话的人:林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站着市委的一把手。
“请转告赵书记,我一定不会辜负组织和领导的信任与期望,坚决完成任务。”林望的声音里,多了一丝由衷的感激。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那你先忙,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
电话挂断,办公室里恢复了安静。
林望缓缓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沉下的暮色。他知道,从今天起,云州的这盘棋,他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防守者。
李明华的[忌惮]与[欣赏],赵源东的[保护]与[栽培],像两股无形的力量,将他推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上。这个平衡点,既是风暴的中心,也是机会的起点。
他拿起外套,关上办公室的灯。
门外,孙宇正探头探脑,看到林望出来,脸上立刻堆起笑容:“林组长,要下班了?晚上有安排吗?要不我……”
林望摆了摆手,打断了他:“晚上约了人谈工作,你们早点回吧。”
他没有多说,径直走向电梯。孙宇看着他的背影,眼神里除了[巴结],又多了一丝深深的[敬畏]。他隐约猜到,刚才那通红色电话,意味着什么。
走出市委大楼,晚风带着一丝凉意。林望没有开车,而是选择步行。他需要让自己的头脑,在这段路程中彻底冷静下来。
一场鸿门宴,他掀了桌子。
一纸任命状,他接了烙铁。
一通电话,他得了宝剑。
今晚,他要去赴一场面条之约。那不仅仅是一碗面,一个教授,那是一场必须拿下的战役,是他撬动整个项目僵局的第一个支点。
老王面馆的灯牌,在夜色中散发着昏黄而温暖的光。林望整了整衣领,推门而入。他看到,在靠窗的一个角落里,陈启明教授已经坐在那里,面前放着一杯清茶,正静静地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林望深吸一口气,大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