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92章 那个签名,笔锋内敛,字迹工整

第92章 那个签名,笔锋内敛,字迹工整(1 / 2)

那个签名,笔锋内敛,字迹工整,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严谨。

是刘明宇。

当这三个字像钢印一样烙在林望的视网膜上时,整个世界的声音仿佛都被瞬间抽离。办公室里键盘的敲击声,打印机工作的嗡鸣声,窗外马路上隐约的车流声,一切都褪去了,只剩下一种震耳欲聋的死寂。

林望的指尖,还停留在泛黄的纸页上,那粗糙的、带着岁月颗粒感的触感,此刻却像是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的神经一阵抽搐。

周建斌。刘明宇。

两个名字,一左一右,并排陈列在“经办人”一栏,像两尊沉默的、面目模糊的石像,镇守着这份卷宗背后那深不见底的秘密。

原来如此。

林望的脑海中,无数个散乱的线索碎片,在这一刻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强行拼接在了一起。那通嘶哑的威胁电话,那袋看似温情的宵夜,那句关于“不干净的东西”的警告,以及刘明宇头顶那条指向周建斌的、诡异的[监视]关系链……

一切都说得通了。

刘明宇不仅仅是那个“隐形人”安插在周建斌身边的眼线,他本人,就是这桩旧案最原始的参与者之一。他的“监视”,或许根本不是为了什么权力斗争,而是一种自保。他像一条潜伏在水草中的毒蛇,死死地盯着另一条在明处游弋的鳄鱼,既是合作,更是提防,生怕对方哪天失足,会把自己也一同拖下水。

昨夜的敲门声,不是试探,而是来自一个同谋者的、最直接的、也是最致命的警告。他不是在传达别人的威胁,他是在扞卫自己的秘密。

这个认知,让林望后背的寒毛一根根倒竖起来。他面对的,根本不是什么派系斗争的棋子,而是一个为了掩盖陈年罪行,可以不择手段的当事人。这种人,远比那些追逐权力的政客要危险得多。

他必须立刻合上这份卷宗,装作什么都没看见。理智在疯狂地向他报警。

可他的身体,却像被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他的目光,贪婪地、近乎自虐地,在那两个签名上反复流连,试图从那已经干涸的墨迹中,压榨出更多不为人知的信息。

“林科长,嘿嘿,林科长?”

一个谄媚的声音,像一根针,刺破了林望周身的真空。他猛地回过神,视野重新聚焦,看到了孙宇那张放大的、堆满笑容的脸。

孙宇正弯着腰,凑在他的办公桌前,两只手殷勤地放在膝盖上,头顶那枚[巴结]的标签,闪烁得如同KtV里的霓虹灯球。

“林科长,您这是……在研究咱们市的历史文献啊?”孙宇的目光落在那本破旧的卷宗上,眼神里充满了纯粹的好奇和一丝敬佩,“嚯,这纸都黄成这样了,得有年头了吧?您真是太敬业了,刚上任就抓档案整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儿,也就您这种有水平有担当的领导愿意干了。”

林…科…长…

林望听着这三个字,心中涌起一股荒诞感。他这个代理科长,此刻就像一个手捧着一颗定时炸弹的小丑,而周围的人,还在为他滑稽的表演鼓掌。

他缓缓地,用一种近乎刻意的慢动作,将那本卷宗合上。

“啪。”

一声轻响,却让办公室里好几个人的肩膀,都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

林望的余光扫过全场,王姐正假装整理桌面,但手指却在微微发抖,头顶的[紧张]标签已经从亮黄色变成了刺目的橘红色。老李端着茶杯,却迟迟没有送到嘴边,眼神飘忽地望着窗外,他头顶的[回避]标签,像一块烧红的铁,散发着灼人的光芒。

这些人,就像一群被惊扰的鱼,虽然还在水下,却已经乱了阵脚。

“是啊,有些东西,是该好好整理一下了。”林望看着孙宇,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人畜无害的微笑,但说出的话,却意有所指,“尘封得太久,容易发霉,也容易……藏污纳垢。”

孙宇听得一愣一愣的,显然没听懂这句弦外之音,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对对对,林科长说得太对了!发霉了可了不得,这可都是咱们市的宝贵资料!”

林望不再理他,而是抱着那本关键的卷宗,站起身,缓步走向王姐的办公桌。

高跟鞋踩在地上的声音,在这一刻都显得格外清晰。

王姐的身体瞬间绷紧,像一只被猎豹盯上的羚羊。她头顶的[紧张]标签,已经开始剧烈地跳动,旁边甚至还分化出了一丝微弱的[恐惧]。

“王姐,”林望将卷宗轻轻放在她的桌角,指着封面上那行字,“这份‘云龙湖拆迁补偿款’的卷宗,我看经办人签名是好几年前的了。您是咱们科室的老前辈,对当年的情况,还有印象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精准地投入了办公室这片看似平静的池塘。

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竖起了耳朵,连呼吸都放轻了。

王姐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白了几分。她扶了扶眼镜,眼神躲闪,不敢去看林望的眼睛,更不敢去看那本卷宗。

“哎哟,林科…长…”她干笑了一声,声音有些发干,“这……这都猴年马月的事儿了,我哪儿还记得清啊。那时候我……我好像就是个打杂的,就负责端茶倒水,这种核心的业务,我哪儿接触得到啊。”

她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摆着手,头顶的[紧张]标签旁,一枚硕大的[撇清]标签,迅速浮现,闪着虚弱而又固执的光。

“是吗?”林望的语气依旧平淡,“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么重要的一份文件,按理说应该有更详细的归档记录才对。可我翻遍了档案室,关于这份补偿款后续的审计报告,似乎……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