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77章 阳谋如水漫金山,老吏被迫唱赞歌

第77章 阳谋如水漫金山,老吏被迫唱赞歌(2 / 2)

“对,刘建国书记。”林望的语气愈发真诚,“我刚来清水乡,人生地不熟,很多工作之所以能快速推开,离不开刘书记的支持。他就像我们清水乡的‘定海神针’。我性子急,往前冲的时候,是他帮我在后面稳住阵脚;我考虑不周全的地方,是他提醒我要尊重老同志,要讲究工作方法。”

林望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几分年轻人的谦逊和对前辈的尊敬。

“就拿修路这件事来说,我只看到了修路能给百姓带来好处,却没看到修路背后牵扯的复杂人情。是刘书记告诉我,清水乡的每一个村子,都有它自己的‘生态’,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他虽然没有直接插手具体事务,但他用他在乡里几十年的威望,帮我化解了很多我看不见的阻力。没有他这个‘班长’掌舵,我这艘‘小船’,可能早就触礁了。”

这一番话,如同一套行云流水的太极推手,看似绵软无力,却巧妙地将周正抛过来的所有力道,都化解于无形,甚至还顺势推了回去。

他把所有的“激进”“凌厉”,都归结于自己的“年轻”,而把所有的“功劳”“稳定”,都归功于刘建国的“老成持重”。这不仅显得他胸襟开阔,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和刘建国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一个冲锋、一个压阵”的完美班子形象。

你要否定我,就得先否定刘书记的“压阵”之功。

周正看着林望,镜片后的目光,第一次变得深邃起来。他头顶那枚[审视]的标签,正在缓缓褪色,而那枚代表赞许的标签,虽然依旧很淡,却不再若隐若现,而是稳定地悬浮在那里。

林望像是没看到这一切,继续补充道:“所以,周部长,关于清水乡的工作,我觉得我一个人的汇报是片面的。我建议,下午的总体情况汇报,最好由我和刘书记一起进行。他从宏观上、从历史沿革上把握全局,我来补充一些具体执行层面的细节。这样,才能向考察组呈现一个最全面、最客观、最‘实事求是’的清水乡。”

“实事求是”四个字,他说得清晰而有力。

周正的嘴角,终于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他合上面前的笔记本,站起身。

“好,你的建议很好。就这么办。”

……

消息传到刘建国耳朵里的时候,他正端着茶杯,在窗边欣赏自己精心侍弄的那盆君子兰。

考察组的一位工作人员敲开了他的门,语气恭敬:“刘书记,周部长请您过去一趟。关于清水乡的整体工作,周部长希望您能和林乡长一起,向考察组做个联合汇报。”

“咔哒。”

刘建国手中的茶杯盖,掉在了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脸上的表情,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的电影画面,滑稽而错愕。

联合汇报?

和林望一起?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他上午才刚刚精心导演了一出“群臣死谏”的戏码,下午就要被拉着和“太子”一起登台,歌功颂德?

这算什么?当面打脸吗?

不,比打脸更难受。这就像他准备了一篇声情并茂的讨贼檄文,正准备慷慨陈词,对方却把他拉上台,递给他一本赞美诗,让他带头领唱。

他头顶那枚刚刚成型的[得意]标签,像被针戳破的气球,“噗”的一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枚硕大的、写满了不可思议的[意外]标签,以及一枚颜色由白转红,迅速升温的[尴尬]标签。

他甚至能想象到那个场面:他和林望并排坐着,在周正那洞察一切的目光下,他要如何开口?是继续“实事求是”地给林望上眼药,当着林望的面说他坏话?那他的“班长”风度何在?是把上午对老钱他们说的话推翻,把林望夸上天?那他上午的所作所为又算什么?

林望这一手,根本不是反击,而是“捧杀”。他把自己高高地捧到了“定海神针”的位置上,让他下不来台,让他所有的准备都化为乌有,只能被动地跟着他的节奏走。

刘建国感觉自己的脸颊火辣辣地烫。他原本那股浓烈的[怨恨],在这一刻,竟被这突如其来的荒诞感和尴尬感冲淡了几分,只剩下一种哭笑不得的憋屈。

“刘书记?刘书记?”工作人员见他半天没反应,又轻声催促了一句。

“哦……好,好,我马上就过去。”刘建国回过神来,狼狈地弯腰捡起地上的茶杯盖,手指甚至有些微微颤抖。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深吸一口气,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那间小小的会议室走去。每一步,都像踩在烧红的炭火上。他知道,门后面,林望那个年轻人,正带着一脸谦逊的微笑,等着他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