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 第77章 阳谋如水漫金山,老吏被迫唱赞歌

第77章 阳谋如水漫金山,老吏被迫唱赞歌(1 / 2)

谈话室的门,像一道隔绝了两个世界的闸门。

财政所长老钱走进去时,腰杆挺得笔直,脸上带着一种“为民请命,舍我其谁”的悲壮。他头顶那枚暗红色的[诋毁]标签,像一枚烧得发烫的烙铁。

林望没有去听,也无需去听。他只是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用指关节有节奏地轻叩着桌面,目光落在窗外那棵老槐树上。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片,洒下斑驳的光影,像一盘尚未终局的棋。

他能“看”到,谈话室里,周正那张不苟言笑的脸,和镜片后那双锐利的眼睛。老钱正襟危坐,言辞恳切,说着诸如“林乡长年轻有为,就是有时候……急了点”“工作方法嘛,雷厉风行是好事,但咱们乡里情况复杂,老同志们思想上有点跟不上”“修路是天大的好事,但把李大嘴他们一下子全办了,手段是不是……太激烈了点?

每一句话,都裹着“为了工作”的糖衣,内里却藏着刘建国精心准备的毒药。

周正始终面无表情,只是偶尔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字。他头顶那枚[公正]的标签稳定如山,但旁边,一抹极淡的[审视]标签,却在老钱的喋喋不休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一个小时后,老钱出来了,额头上渗着细汗,脸上却带着一丝任务完成后的轻松。他看到林望办公室的门关着,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膛,仿佛打了一场胜仗。

接着,是综合办的老李,计生办的王主任。

他们像排练好了一样,说辞大同小异,核心思想高度统一:林望是把好刀,但太快,太锋利,容易伤到自己,也容易伤到“握刀的手”,需要有经验的“老把式”在一旁看着、压着才行。

而那个“老把式”,不言而喻,就是刘建国。

书记办公室里,刘建国慢悠悠地品着茶,他能听到走廊里细微的脚步声,能想象出谈话室里的一切。他头顶的[焦虑]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枚若隐若现的[得意]标签。他相信,三颗精心包装过的“炸弹”丢过去,就算炸不翻林望这条船,也足以让船身剧烈晃动,让掌舵的周正心生疑虑。

这叫“种刺”,刺一旦种下,再想拔出来,可就难了。

下午,轮到林望了。

王凯比他还要紧张,在他办公室门口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乡长,他们肯定没说好话,您待会儿可得好好解释解释。”

林望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心里有数。”

他走进谈话室,周正和另一位年轻的考察组成员坐在长桌对面,桌上放着几个已经喝干了的一次性纸杯,那是老钱他们的“战场遗迹”。

“林望同志,坐吧。”周正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林望坐下,腰背挺直,神态自若。

周正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今天上午,我们和乡里几位老同志聊了聊。大家对你的评价,总的来说,是肯定的。认为你能力强,有魄力,敢担当。”

他话锋一顿,锐利的目光直视林望:“但也有一些同志反映,你作为一名年轻的领导干部,在工作方法上,有时候显得过于……简单直接。比如,在处理下河村修路阻碍的问题上,手段有些凌厉,让一些基层干部产生了畏难情绪,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此,你怎么看?”

来了。

林望心中了然。这几乎是复述了刘建国教给那几个人的原话。

他没有急于辩解,反而先是坦然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诚恳的自省。

“周部长,首先,感谢组织和同志们对我的批评。这些意见,我觉得非常中肯,也非常及时。”

这一开口,就让准备好迎接一场激烈辩驳的周正,微微有些意外。他头顶的[审视]标签,轻轻晃动了一下。

林望继续说道:“我确实年轻,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有时候处理问题,只想着快刀斩乱麻,尽快解决问题本身,却忽略了过程中可能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对干部情绪的安抚,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耐心疏导,这些方面,我做得确实还很不够。”

他这番话,不是认错,而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姿态放得极低,态度却不卑不亢。

“就像您提到的下河村事件。如果不是有刘书记坐镇,帮我稳住乡里其他干部的思想,恐怕后续的工作,远不会这么顺利。”

“刘书记?”周正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这还是他今天第一次从被谈话人的口中,听到对另一位班子成员,尤其是对“一把手”如此正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