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分歧,在龙族内部的高层会议、私下交流中不断碰撞。敖广虽然倾向强硬,但也不得不考虑弟弟敖闰等人的谨慎意见,以及现实派提出的利益诉求。这使得龙宫对陈塘关的后续策略,呈现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反复施压,却迟迟未做出最极端的行动。
**“后续交涉:拉锯与试探”**
在初次交涉之后,敖广又数次派遣使者前往陈塘关,有时是龟丞相,有时是巡海大将。每一次,都是言辞激烈地谴责,提出各种严苛的要求,从要哪吒亲自到龙宫谢罪,到索要巨额珍宝赔偿,甚至要求李靖立下誓言约束哪吒永不下海。
李靖疲于应付,他试图严管哪吒,但哪吒天生反骨,又有殷夫人回护,效果甚微。面对龙宫的步步紧逼,他一方面继续赔罪,承诺管教,另一方面也开始隐隐展现出陈塘关总兵的强硬,强调陈塘关乃人族重镇,若龙族执意以水患相逼,他李靖与麾下将士也绝非怯战之辈。
云逸的记录显示,这些交涉更像是一场拉锯战和相互试探。龙族在试探李靖的底线,试探哪吒背后势力的反应;李靖则在试探龙族的决心,以及能否找到和平解决的可能。双方都在避免成为首先打破平衡、引发全面冲突的那一方。
在此期间,云逸注意到,西海龙王敖闰曾秘密传讯给敖广,劝其“适可而止”,“勿为小儿之事,误了龙族大局”。而东海龙宫内,也有声音开始讨论,是否接受李靖提出的、以增加陈塘关沿岸对龙族祠庙的香火供奉,并献上某些陆地产的灵物作为补偿的方案。
**“暗流下的博弈”**
云逸清楚,这陈塘关的暗流,绝非简单的孩童闯祸与家长交涉。其背后,是封神量劫背景下,各方势力的提前布局与博弈。
* **阐教方面:** 太乙真人作为哪吒的师尊,始终未曾直接露面,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威慑。龙族的谨慎派正是忌惮于此。阐教似乎乐于见到哪吒与龙族产生摩擦,这既能磨砺哪吒,也能借此契机,进一步削弱乃至收服龙族这股势力,使其在未来的大战中倒向或至少中立于西岐。
* **截教方面:** 截教门人众多,与四海龙族素有往来。已有截教中人(如石矶娘娘门下,虽此时尚未直接冲突)在暗中关注,甚至不排除有煽风点火,希望龙族与代表“天命”的西岐一方(哪吒被视为未来伐纣先锋)提前对立,从而将龙族更牢固地绑在商纣战车上的可能。
* **天庭方面:** 昊天上帝欲整肃天庭,龙族作为受册封的正神,其动向亦在天庭注视之下。龙族若与人族重镇大规模冲突,势必影响天地秩序,这是天庭不愿看到的。但天庭目前权威未立,更多是持观望态度。
* **闲云阁(云逸):** 云逸记录这一切,分析龙族内部分歧,并非为了直接介入。他需要准确把握这股暗流的走向,判断龙族最终会倒向何方,这关系到未来四海资源、水族力量的归属,也关系到封神大战的格局。他甚至在考虑,是否能在关键时刻,利用龙族内部的分歧,通过某些渠道(如与西海龙王有旧的散修),施加微妙影响,引导龙族做出对己方更有利的选择。
陈塘关的局势,就在这一次次交涉、一场场暗流博弈中,愈发紧绷。李靖焦头烂额,哪吒浑然不觉(或根本不在乎),殷夫人忧心忡忡,龙宫内争论不休。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那平静海面之下,正在积蓄着可怕的力量。
这**陈塘关暗流**,是封神大幕开启前,一场重要的前奏预演。云逸细致入微的记录与分析,如同绘制着一幅精确的势力地图,为他未来在更大棋盘上的落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支撑。他知道,这暗流终将爆发,而他要做的,就是确保当爆发来临之时,这股力量能被引导向……至少是不完全背离他规划的方向。这持续的观察与记录,是云逸布下的 **“观潮之子”** ,静待那惊涛拍岸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