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梅山暗探(1 / 2)

朝堂之上,比干等人的谏言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虽能激起涟漪,却难以改变潭水日益污浊的本质。云逸深知,商朝的崩坏,不仅源于内部的昏君佞臣,更有外部妖魔势力的渗透与勾结。在观测朝歌暗流的同时,他将一部分注意力投向了朝歌城外,那以**梅山**为巢穴,悄然将触角伸向帝都的**梅山七怪**。

这七怪——袁洪(白猿)、金大升(水牛)、戴礼(狗)、杨显(羊)、朱子真(猪)、吴龙(蜈蚣)、常昊(长蛇)——并非轩辕坟三妖那般直接潜伏于宫廷,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隐蔽、也更具有破坏力的方式:**在民间建立势力,并与朝中权贵进行利益捆绑**,以此间接影响朝局,并为自己攫取资源与庇护。

云逸那化身“文录”的朝堂小吏身份,已不便直接调查此事。他心念一动,位于朝歌城内的另一具备用化身被激活。这具化身形象更为普通,是一名游走于市井、专营各地特产货殖的**行商——贾仁**。凭借其灵活的身份与遍布城狐社鼠的关系网络,调查梅山七怪在民间的活动,正是再合适不过。

贾仁(云逸化身)的目标明确:不仅要查明梅山七怪在朝歌及周边地区的具体活动,更要掌握他们与朝中哪些权贵勾结,以及**勾结的具体方式、利益链条和确凿证据**。

**【线索初现:异常的物资流动】**

贾仁首先从市面上的物资流动入手。他利用行商身份,频繁出入各大商行、货栈,留意那些去向不明、或交易对象模糊的大宗货物。很快,几条异常线索浮出水面:

1. **精铁与稀有矿石:** 数家与军方有联系的商行,近期持续向朝歌城外西北方向(梅山大致方位)输出大量精炼铁锭以及一些并非用于军械制造的稀有伴生矿石,数量远超寻常山寨或部落所需。收货方名义上是几个不起眼的民间工坊,但贾仁暗中探查发现,这些工坊根本无力消化如此巨量的材料。

2. **血食与灵药:** 几家大型肉铺与药材行,定期会向固定渠道提供大量新鲜血食(尤其是牛、羊,甚至偶有提及“特供”活物)以及一些药性猛烈、常用于妖族淬炼肉身或修炼的偏门灵草。这些货物的最终流向,也指向城西北区域。

3. **奢侈品与贡品:** 一些本应进入宫廷或高官府邸的海外奇珍、精美丝绸、灵酒佳酿,也有部分流入了上述渠道。

“这些物资,绝非寻常势力所能消耗和获取。”贾仁记录,“精铁矿石可用于炼制妖兵;血食灵药助长妖力;奢侈品则用于贿赂享乐。梅山七怪,所图非小。”

**【深挖渠道:傀儡商行与白手套】**

顺着物资流向,贾仁开始深挖负责接洽和转运的这些“民间工坊”和商行。他发现,这些机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股权关系,最终都指向了几个看似与朝堂无关,实则与某些权贵家族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傀儡商行**。这些商行的掌柜,多是些背景干净、善于经营的凡人,充当着**白手套**的角色。

通过旁敲侧击、利益引诱乃至偶尔施展微不足道的迷魂法术(确保不留下痕迹),贾仁从几个关键的白手套口中,套取了不少信息:

* 与他们直接接洽的,是几个“气度不凡、眼神锐利”的“山中豪客”,显然就是化形后的梅山七怪或其手下小妖。

* 交易条件优厚,且对方似乎从不缺钱帛,支付的多是硬通货甚至偶尔有蕴含灵气的宝玉。

* 最重要的是,这些白手套都隐晦地提到,他们背后的东家(权贵)曾暗示,与“梅山”的合作是“上面”默许的,让他们放心去做,出了事有人兜着。

“利益链条初步清晰:梅山七怪提供(很可能是通过劫掠或自身能力获取的)财富与部分超凡资源,权贵提供庇护、销赃渠道以及他们需要的凡间物资。”贾仁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