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头对自己可真好啊!虽然以前闹了一点矛盾,但那以后真是处处维护自己,给予了自己太多的帮助。
其实陆子扬自己也想不通,徐铉为什么这么相信自己,这次这么机密的对话都没有瞒着自己,哪怕再欣赏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身份没有一点怀疑,自己可是以前被他当做宋国的奸细抓起来的,而且自己确实带着北方口音。
估计这些事他儿子徐夷直都不知道。
等陈乔走后,徐铉特意把陆子扬留了下来,像是有什么事交代。
“子扬,我出使汴梁后你要好好和陈乔相处,这对你大有好处。”看见他不解的眼光,稍加解释道:“陈乔和国主的关系非同一般,说是第一近臣一点也不为过。他和国主从小就相识,国主能够登上大位,他居功甚伟。有了他的承诺,我也就放心了。”
看着神色复杂的徐铉,像似欣慰中又带着黯然,这些话似乎像是在交代着什么,忍不住问道:“徐大人,你对此次出使并不看好?”
须发皆白的徐铉闻言,恍惚间似又憔悴了一些,也不说话,只苦笑着摇了摇头。
“那刚才说的那些话……”
“没成为事实前这些只是空谈。我说那些不过是借陈乔之口让国主知道罢了。只要国主能够放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全力抵挡宋军的进攻,那么事情还会有转机。如果不能,一切皆是空谈。”
此时已是十月上旬,秋风萧瑟,百花凋零,徐铉双手背在身后,看着窗外树上残败的花枝,迎风摇曳,心中顿时伤感起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十年前,赵匡胤命王全斌攻打蜀国,如此险要的蜀国,仅66天便灭亡了,前车之鉴啊!不知我唐国,会不会重蹈蜀国覆辙。”
看着神情落寞的徐铉,花白的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陆子扬不禁也心中为他感到伤感。心道,看来他不仅对出使宋国没抱什么希望,似乎还预感到了什么。
陆子扬想帮他做这些什么,但一想到历史早已注定,赵匡胤早晚会一统天下,自己不过只是徒劳而已。
陆子扬不忍看到他这个样子,宽慰道:“徐大人,只要你把该做的做了,剩下的事情就不是你能左右的了,听天命尽人事就行,一句话,无心无愧即可。”
徐铉愣了愣,旋即放声大笑:“好一句问心无愧,子扬,想不到你年纪轻轻,看问题却如此深刻。不错,我该做的都做了,对唐国,对国主,我徐铉也问心无愧了,其他的,就交给天意吧!”
“不过,子扬,我对你确问心有愧。”说着,来到陆子扬跟前,带着歉意道:“子扬,我早就知道你无心官场,也无意这些争斗。我却因一己之私让你入朝为官,让你现在身处险地,甚至有杀身之祸。你,你怪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