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臣,你对出使宋国一事有何看法?”
一间雅致的书房内,三人刚刚坐下,陈乔便忍不住率先开口道。
坐在上首的徐铉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叹了一口气,眼睛微闭带着一丝疲惫回道:“国主令我此次出使宋国,无外乎两个目的。一,和谈,只要赵匡胤愿意下令宋军停止进攻我唐国,割地、赔款、质子,这些国主估计都会答应下来的。二,就是要我刺探一下宋国的虚实,看看赵匡胤这次是不是真的想要一举灭我唐国,毕竟宋国的真正敌人是北方强大的辽国。”
“赵匡胤两次攻打北方的汉国都无功而返,皆因辽国所为。哼!我唐国幅员辽阔,带甲数十万,又有长江天堑之隔,岂是一弹丸之地的汉国相比。所以国主才会命令皇甫继勋北上加强长江防线,又下令不得主动出击。只要我们拖得越久,胜算就会越大。”
“如果宋军正与我军胶着之时,辽国大军突然南下。”说到这里,徐铉带着一丝冷笑:“嘿嘿!那赵匡胤必将是第二个石重贵。”
坐在旁边的陆子扬听得冷汗涔涔,自己还真是小看李煜了,原以为此人不过是昏聩无能之人,看来史书上的有些东西是不能信的。
再说了,能登上帝位之人,那个不是心思缜密之人呢!
心里暗暗琢磨起来,避战可能是只是保存实力,并非真的惧怕宋军,大概在李煜看来,只要把战争拖个一年半载,那么辽国只要不蠢,必定会对宋国有所动作,那么宋军只有撤兵这一条路了,眼下的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不过陆子扬是知道历史走向的,这些不过是李煜的一厢情愿罢了,一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是注定会被舍弃掉的。
人如是,国家亦如是。
陈乔抚须点头,紧绷的脸舒缓了一些:“国主竟然有此打算,这确实一可靠之法。”随即向想起什么皱眉道:“不过据我了解,现在辽国皇帝耶律贤体弱多病,朝中的事务都由皇后萧燕燕掌管,听说萧家与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沙多有不和,导致现在辽国内部争斗不止。这出兵一事……”
“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一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传递回来,朝中大事就拜托子乔兄了。”徐铉正色道。
“无需鼎臣吩咐,我自当尽力而为。”
徐铉看了坐在身旁一直没有说话的陆子扬一眼,笑着说道:“子扬秉性纯良,不善于尔虞我诈之事,如果我唐国有一天能问鼎中原,一统宇内,他绝对是于国于民皆不可多得之大才。我出使宋国期间,还请子乔兄多多维护一二,不要着了一些小人的暗算。”说着站起身来,双手抱拳,长长的行了一礼。
陈乔急忙把他扶起,有些诧异的看了陆子扬一眼,随即带着一些意味深长的笑容道:“鼎臣,你我相交二十年,你还是第一次如此郑重的求我一件事。看来,我还真的要重新认识一下他了。哈哈!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别人伤不了他一丝一毫。”
“子扬,还不谢过陈大人。”
陆子扬急忙谢过,看着喜上眉梢的徐铉,心里顿时滋味莫名,有些话卡在喉咙里的话再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