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陆子扬闻言,猛地一惊,陈乔亦是脸色一变,眼中寒芒闪动,重重地冷哼了一声。
走过去一看,只见那几人面色青紫,手脚不住地抽搐,七窍之中不断涌出黑血,显然是中了剧毒。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乔衣袖一甩,面色阴沉似水,厉声问道。
“回禀陈大人,这几人口中藏有毒包,卑职一时疏忽,未能察觉,请大人治罪。” 一名领头的士兵单膝跪地,抱拳请罪,脸上满是懊悔之色。其余士兵见状,也纷纷单膝下跪,显然都认识眼前这名国主身边的大红人。
陆子扬心中亦是懊恼不已,没料到这些人竟是死士,陈乔见他这般模样,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你不必太过自责,此事老夫定会给你一个交代。宋军刚一南下,朝中便有些人坐不住了,哼!” 说着,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似是知道些什么。
“陈大人,我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为何有人处心积虑地想要对付我?” 陆子扬与陈乔并肩,缓缓朝着城门走去,他压低声音,满脸困惑地问道。
“他们针对的并非是你,不过是借你投石问路罢了,他们真正针对的是鼎臣。”
“徐大人?” 陆子扬心中猛地一震,这才惊觉自己竟无意间卷入了朝廷中的派系争斗。
“没错,上次你在户部的事情,便是他们的首次试探。至于这次他们为何急于除掉你,你可知道缘由?” 陈乔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缓缓开口问道。
“什么原因?”陆子扬感觉喉咙有些发紧。心道,原来这就是政治斗争,没有对错,只有立场。自己还是太幼稚了,恐怕自己和徐铉刚来到金陵,估计那时就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了。
“这事不急,先进城再说。”
陆子扬刚要应允,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跪在地上的人群,都看着自己,眼神满是殷切。
微微犹豫了一下,拱手说道:“陈大人,既然您来了,那我暂且先不进城了。我曾答应过这些百姓,让他们先吃饱饭。”
“还请您跟徐大人通禀一声,调些粮食过来。我在此处组织一下人群,再把大锅架起来。”
“那好,你先把百姓安顿好,再与你细说其中缘由。你还不错,有勇有谋,且心怀担当,心系百姓,鼎臣果然没有看错人。或许假以时日,你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 陈乔满脸赞赏地朝陆子扬点了点头,旋即又似想起了什么,重重地叹了口气。
“陈大人,您觉得此战我唐国有胜算吗?” 陆子扬见陈乔神色落寞,忍不住开口问道。
“尽人事,听天命。”陈乔淡淡的回了一句,又拱手面朝金陵城方向正色道:“国主待我不薄,我对唐国,对国主,虽九死其犹未悔。”
望着陈乔渐行渐远的背影,陆子扬心中除了对他生出一股敬仰之情外,还很想对他说,忠君与爱国,其实是可以分开的。真正的爱国,应当是关爱这个国家的百姓,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富足。而这些,显然李煜是做不到的,那又究竟爱的是什么国呢?
当一个人的意志与百姓的意愿背道而驰时,又该站在哪一边呢?陆子扬想到此处,不禁哑然失笑,暗自摇了摇头,心想自己怎么无端地胡思乱想起来了。
……
在距离金陵城大约两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坡上,难民们被安置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