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林念薇所言,三天后,陆子扬一路顺遂,安然回到金陵。
抵达城门时,那儿已聚集了大批逃难的百姓。脸上尤带着惊恐与悲戚,陆子扬回想起一路所见,百姓们如蝗虫般拖家带口、仓皇奔逃的景象,心情愈发沉重。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眼前的场景便是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
城门紧闭许久,一些百姓渐渐失去耐心。突然,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一声:“打开城门!” 刹那间,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然而,回应他们的,是城墙上士兵们冷漠的面容,以及手中寒光闪烁的兵刃。
“都听好了!宋军已然南下,国主下令金陵全城戒严,只许出不许进。你们赶紧散去,否则就放箭了!” 城墙上,一个高亢的声音骤然响起。
人群中不少人面露悲愤之色,抬眼望向城上那一排排寒光闪闪的箭矢,有些人彼此对视一眼,无奈地相互搀扶着,缓缓朝远处走去,悲凉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身着粗布衣服,满头白发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的向前走了几米,“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沟壑众横的的脸上两行热泪淌了下来:“军爷,我们是从和州来的,半个月前,宋军还没打过来,盗匪就遍地都是,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抢了,我们实在活不下去了,走了四天四夜才来到这里,您就可怜可怜我们吧。”说着连连磕头。
“我可怜你,我违命被斩时,谁又可怜我。再上前一步,我就放箭了。”
“那,那能不能让小老儿的孙子、孙女进去?小老儿活了一大把年纪了,早就活够了,只要他俩活下去就行,如果可以,小老儿来世一定报答军爷的大恩大德。”老者有些绝望,瞧见一旁哭泣的两个十余岁的小子,急忙拉了过来,满脸急切的看着城上,因为紧张,攥的孩子哭声更大。
城墙上沉默片刻,随后冰冷的声音再度传来:“别跟我讨价还价,赶紧滚!”
陆子扬远远的见到这一幕,心中怒火腾腾直冒,只觉浑身血液都沸腾起来。奋力挤出人群,来到老人身旁,将其扶起,对着城墙高声喊道:“我是户部主事陆子扬,请打开城门放我进去!” 说着,他高高举起腰间的鱼符。
“请稍等。” 城墙上,一个领头模样的人远远辨认一番。不一会儿,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人群见状,瞬间沸腾,脸上蠢蠢欲动。
然而,当一队身着铠甲、手持长枪的士兵整齐踏步而出时,人群的喧闹声渐渐减弱,直至鸦雀无声,不少人看向陆子扬的目光中满是不善。
“这位大人,您……”老者先是惊喜,现在也明白了怎么回事,脸上满是失望,看着陆子扬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花白凌乱的胡须抖动的厉害。
陆子扬郑重地朝老人点了点头。他察觉到许多双眼睛正盯着自己,又见不少人饿得面黄肌瘦,于是大声说道:“大家好!我虽没能力让你们进城,但能让大家不饿着肚子。我先进城请徐大人调些粮食过来,大家很快就能吃上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