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朱棡起兵了!
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晴天霹雳,狠狠劈在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朝堂对决的乾清宫内!刚刚因扳倒朱无视而稍显松弛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到了极致,甚至比之前更加凝重、更加压抑!
藩王叛乱!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远比一个权臣的阴谋更加可怕!
朱元璋那刚刚因清理门户而稍霁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眼中燃烧着滔天的怒火与冰冷的杀意!他猛地转身,龙行虎步回到龙椅之前,并未坐下,而是双手撑在龙案之上,身躯微微前倾,如同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扫视着殿内众人。
“好!好一个朱棡!朕还没去查他勾结朱无视、谋害太子之罪,他倒先反了!”朱元璋的声音如同寒冰碰撞,带着刺骨的冷意,“清君侧?他要清的是谁?是朕吗?!”
帝王之怒,伏尸百万!整个乾清宫的温度仿佛都骤然下降,曹正淳吓得几乎要晕厥过去,连那些持戟而立的御林军士兵,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沈渊也是心头一震。他料到朱棡与朱无视勾结甚深,朱无视事发,朱棡绝不会坐以待毙,却没想到对方的反应如此激烈、如此迅速!直接举起了反旗!这背后,恐怕不仅仅是狗急跳墙,更可能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兵变!朱无视在朝中运作,朱棡在地方掌兵,二人里应外合,若非太子遇刺案被自己意外揭开,他们的阴谋恐怕真的有可能得逞!
“情况如何?细细报来!”朱元璋厉声问向那名报信的将领。
那将领强忍伤痛与恐惧,颤声禀报:“回陛下!晋王……逆贼朱棡,于三日前在太原誓师,伪称陛下身边有奸佞(暗指沈渊及支持太子的清流)蒙蔽圣听,残害忠良(指朱无视),更污蔑太子殿下……德行有亏,不堪储位!他打出‘清君侧,靖国难’旗号,已集结太原及周边卫所兵马,号称十万,其先锋精锐已出太行,兵锋直指井陉关!山西都指挥使司部分将领疑似……疑似附逆,局势……危殆!”
十万兵马!虽号称,但晋王朱棡镇守边塞多年,麾下皆是能征善战之辈,其战斗力绝非寻常卫所兵可比!而且其选择了井陉关这个通往京畿腹地的关键隘口作为突破口,一旦突破,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京城!
局势,确实危殆!
朝廷承平日久,京营兵马虽众,但久疏战阵,能否抵挡得住晋王这些虎狼之师?更何况,朝中刚刚经历朱无视案,人心浮动,难保没有其党羽或心怀异志者与晋王暗通款曲!
“混账!乱臣贼子!统统该杀!”朱元璋暴怒,一拳砸在龙案上,坚硬的紫檀木龙案竟被砸出一道裂痕!“内阁、五军都督府诸臣何在?!即刻召见!商议平叛事宜!”
“是!”殿内太监连滚爬爬地出去传旨。
朱元璋目光如电,再次扫过殿内,最终落在了沈渊身上。此刻的沈渊,虽官阶不高,但在此次扳倒朱无视的过程中展现出的能力、胆识以及对太子的忠诚,已然进入了皇帝最核心的视野。
“沈渊。”朱元璋的声音依旧冰冷,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臣在!”沈渊立刻躬身。
“朱无视谋逆案,由你一手查办,对其党羽、及其与晋王勾结之内情,你最为了解。”朱元璋沉声道,“朕现在没时间慢慢清算朱无视的余孽!朕要你,立刻整合北镇抚司所能调动的一切力量,给朕盯死京城,盯死朝堂上下!凡有与晋王暗通消息、图谋不轨者,无论官职大小,只要有确凿证据,准你先斩后奏!”
先斩后奏!这是赋予了沈渊极大的权柄和信任!相当于将京城的暗卫和肃清之责,交到了他的手上!
“臣,遵旨!必不负陛下重托!”沈渊沉声应道,心中明白,这是巨大的权力,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无尽的凶险。他将成为所有潜在叛逆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还有,”朱元璋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晋王起兵,‘天尊’那些藏头露尾的鼠辈,定然不会安分!他们擅长邪术诡计,防不胜防!给朕揪出他们!尤其是那个吹魔音的,朕要他的人头!”
“是!臣定当竭力,清除邪教,以安社稷!”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看向瘫软在地的曹正淳,眼神冰冷:“曹正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