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血阶新帝(2 / 2)

他头戴十二旒通天冠,身着玄黑底绣金龙十二章纹衮服,腰束金玉革带,虽然面色仍略显苍白,身形也比往日清瘦了几分,但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如同历经淬火的寒铁,锐利、冰冷、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力量。他站得笔直,仿佛之前的重病昏迷从未发生过,那股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瞬间笼罩了整个广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浪,如同潮水般涌起,震动了整个宫阙。许多老臣看到皇帝安然无恙地出现,激动得热泪盈眶。

然而,接下来的景象,却让所有人在激动之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一丝隐隐的不安。

萧承民并未立刻接受朝拜,而是缓缓转身,向殿内伸出了手。

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皇后崔锦书,身着与皇帝衮服规制相配、却更为繁复华丽的玄色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一步步从殿内走出,将手轻轻放在了皇帝的手中。

帝后携手,并肩立于太和殿前!

这已是非同寻常。更令人瞠目的是,锦书今日所戴的凤冠之上,并非传统的珠翠步摇,而是簪着一支造型古朴、通体乌黑、隐隐泛着金属冷光的玄铁凤钗!凤钗样式简洁却充满力量感,与她一身庄重玄色相得益彰,却彻底打破了皇后首饰以金玉珠翠彰显华贵柔美的礼制传统!那支玄铁钗,像是一个无声的宣言,象征着坚韧、力量与变革。

而最让人心惊的,是通往太和殿丹陛的那九级御阶。那原本洁白无瑕的汉白玉台阶,今日竟被泼洒上了殷红如血的朱砂!阳光下,那“血阶”红得刺眼,红得触目惊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那场宫廷平叛的惨烈,警示着所有觊觎皇权者的下场!

萧承民紧握着锦书的手,目光扫过下方匍匐的臣工,声音沉稳而有力,透过扩音的宝鼎,传遍四方:

“朕,承天景命,统御万方。前遭奸佞暗算,几近危殆。幸赖皇后贤德,太子聪颖,百官用命,将士效死,方使社稷转危为安。今日,朕踏此血阶,重临天下,非为彰显武功,实为告祭先祖,警示后人:凡逆天悖理、祸乱国家者,虽远必诛,其血当染此阶!”

他的话语如同金石交击,掷地有声,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让所有人脊背生寒。

说罢,他牵着锦书,一步步,稳稳地踏过那九级刺目的“血阶”。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踩在所有人的心尖上。那殷红的朱砂,映衬着帝后玄黑的礼服,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的画面——皇权,是用鲜血捍卫的;未来,将由帝后共同开创。

登上丹陛,萧承民从礼官手中接过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仿制),高高举起。

“自今日起,朕与皇后,同心同德,共治江山!皇后之言,即朕之意!凡皇后懿旨,视同朕亲临!”

“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拜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对帝后权威绝对的敬畏与臣服。

登基大典在庄重而压抑的气氛中完成。萧承民以这样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宣告了他的回归,确立了锦书“位同副君”的无上权威,也向孝端静皇后和所有敌人发出了最明确的信号:此时的昭武朝,已非昔日,帝后一体,铁板一块!

大典结束后,帝后返回养心殿。褪去沉重的礼服,萧承民虽感疲惫,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清明。他屏退左右,独留锦书在殿中。

他轻轻抚摸着锦书发间那支冰冷的玄铁凤钗,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今日,委屈你了。”他知道,那血阶,那玄铁钗,必将引来无数非议,史官笔下,也未必好听。

锦书握住他的手,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历经磨难后的从容与坚定:“只要能与你并肩,守住这江山,护住珩儿,区区非议,何足道哉?”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语气转为凝重:“只是,承民,孝端静皇后经此重创,绝不会甘心。她就像一条受伤的毒蛇,只会隐藏得更深,下一次的反扑,恐怕会更加致命。我们……还不能放松。”

萧承民眼中寒光一闪,将锦书揽入怀中:“放心。她既然选择与朕为敌,与天下为敌,朕便与她,不死不休!”

养心殿外,阳光正好。但帝后二人深知,这看似稳固的江山之下,暗流依旧汹涌。踏过血阶的新帝,与簪着玄铁凤钗的皇后,他们的路,还很长。

(第87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