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一切水到渠成!(2 / 2)

此刻,他无需多想。

只要祁同伟点头,一切水到渠成。

就这么简单。

因此他的态度,完全取决于祁同伟的一句话。

祁同伟抬眼望着孟德海,心中不禁感慨:真像啊。

这个人,无论气质还是相貌,都和高育良出奇地相似。

不止他一个人这么觉得。

事实上,这份神似,正是祁同伟看重他的重要原因。

那么多干部,为何偏偏选中他?除了能力,这份“眼缘”也占了不小分量。

此刻祁同伟脸上挂着笑,语气轻松地问:“你专程过来,有什么事?”

其实他心里明白孟德海的来意,但还是要这么问一句。

因为此时此刻,姿态很重要。

有些话,由他说出来,和由别人转述,分量完全不同。

所以他要主动开口,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而孟德海自然懂得其中深意,配合得恰到好处。

“祁书籍,我收到了组织部的调令,安排我去京州担任证法委书籍。

这个调动有些突然,我也拿不准,特地来听听您的意见。”

“您是我一直以来的领导,这种大事,我必须向您汇报。

同时也希望您能指点一二,让我少走弯路。”

论年纪,孟德海其实比祁同伟还长几岁。

但在场面上,他姿态放得很低,恭敬有加。

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

谁给你机会,谁就是你的靠山。

哪怕年长几岁,面对提携者,也得低头。

祁同伟没有直接回应,反而话锋一转,问道:

“那你对京州的书籍,李达康同志,怎么看?客观评价一下。”

这话听起来平常,实则意味深长。

真正的问题不在调令本身,而在立场。

他知道孟德海来,不只是为了走个过场,更是来确认站队的方向。

而此时的孟德海早已有所准备。

半年省厅经历,让他看清了汉东的格局。

如今省内两大势力分明:一边是以祁同伟、高育良为核心的“汉大帮”,牢牢掌控证法系统和两个地市;另一边则是沙瑞金领衔,李达康冲锋在前的改革派。

当初扳倒赵立春,表面是沙瑞金主导,结果却是祁同伟一方得利。

这其中的博弈,耐人寻味。

胜负已分,但较量未止。

战场悄然转移,从省韦下沉到了京州。

对于这次调动,孟德海也曾反复揣测。

最可能的安排,或是京州市公安局长——毕竟这是他熟悉的领域;再不然,便是光明区委书籍。

唯独证法委书籍这个位置,他从未敢想。

太关键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他坐上这个位子,就意味着正式踏入权力中枢,成为这场博弈中的关键棋子。

说实话,这职位算是大步高升了。

要是不出岔子,坐上这个位子,不出一两年,就能挂上市韦副书籍的头衔。

这种安排,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背后通着的路子,退休前稳进省人大副职。

副部级待遇落地,这种事情,他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可眼下竟真落到了自己头上。

而祁同伟此刻的态度,也毫不掩饰。

“依我看,李达康不过是个严苛的官吏罢了。

遇事不敢扛担子,对下属却格外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