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局势已经变了。
看到祁同伟那一脸郑重其事的模样,他心里已然明白——
这一招,冲着他来的。
或者说,直指京州正在进行的改革试点。
比起沙瑞金,李达康更懂祁同伟。
这么多年打交道,彼此知根知底。
这个人一旦认定某件事不该推进,便会千方百计设障阻挠,手段隐蔽却极狠。
这一点,跟他老师高育良如出一辙。
很明显,这次的动作,是师徒联手布下的棋局。
李达康必须破局,但也要拿准方向。
可他的处境极为微妙——
他需要借助沙瑞金的力量推动发展,却又害怕自己最终成了对方上位的踏脚石,功成身退甚至被弃如敝履。
毕竟他现在干的,都是些得罪人的事。
否则也不会因为一块土地性质变更的问题,折腾得焦头烂额。
好不容易甩开了麻烦,紧接着又来了这一出……
大陆集团被推上风口浪尖,李达康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这会儿出这种事,绝不是什么小风小浪能带过去的。
他和大连路集团之间那点过往,圈内人多少都心里有数。
可在这节骨眼上,李达康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就值得细细琢磨了。
而沙瑞金此时拿大陆集团说事,明摆着是敲山震虎。
用一个企业做引子,实则是提醒李达康——你手里的权力,从来都不是你自己的,而是攥在我手里。
想安稳做事,就得安分守己。
换谁遇上这种局面都不会好受。
可李达康偏偏还不能露怯,更不能表现出一丝抵触。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稳住阵脚,装作一切如常,继续把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只要让上头察觉到哪怕一丁点不满,他的位置恐怕就坐不稳了。
京州可以没有李达康,但他目前的存在,确实让局面更好看些。
说白了,他是锦上添花的人,而非不可替代。
像这样重大的布局,真要换个面孔来接手,随时有人顶得上。
所以现在的李达康,首要念头只有一个:保住眼前的位子,别节外生枝。
面对沙瑞金抛出的“干部交流”议题,他也只能顺势回应:
“关于干部轮岗这个思路,确实有前瞻性。
在我们汉东的干部管理体系中,适当流动本应成为常态。
这项工作必须提前谋划,统筹安排。
不只是省级层面要考虑,市一级、区一级也都得纳入规划。
正如吴部长刚才提到的,人员交流确实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也要看到现实中的限制。
一些局势复杂的地区,操作时必须谨慎。
特别是关键岗位、重要节点,不宜贸然调整。
否则主责主业容易被打乱,基础任务也可能受影响。
那些不影响大局的岗位,倒是可以作为试点来推动。
不过,站在地方主官的角度,我还是有些顾虑。
地方治理不是坐在办公室发个文件就能解决的事。
它需要真正沉下去,动手干、实地抓。
可眼下有些干部,我实在不敢托付重任。
他们一路顺风顺水,从没经历过风吹雨打,别说基层历练,有些人连群众话都听不太懂。
就说咱们常委班子吧,就有从未在一线摸爬滚打过的成员。
这类情况并不少见。
脱离实际的人一旦下到基层,只会徒增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