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组织部长,他有资格发声,于是态度干脆,毫不掩饰地直击要害:
“高省掌,您对易学习,是不是太过抬举了?
半年前他还只是个正处级干部,您一纸提拔成了正厅,这才多久,又想往上动?
您这样操作,是不是有点无视组织程序了?
京州市长是什么位置?一省首府的行政主官,岂能如此仓促定夺?组织原则不是摆设。
这个岗位,历来要配副省级干部。
当年祁书籍的副省提名,卡了好几年才通过。
可这位易学习呢?从正处直接跃升,正厅还没坐热,半年就想冲副部?
这未免太荒唐了,我不能接受。”
吴春林并非为谁出头,纯粹是作为组织部长的职业尊严受了挑战。
他是管干部任免的,眼下出了这种破格提拔的事,等于是当众扇了他一个耳光,还是响亮的那种。
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要是上报中央组织部,别人会怎么看他这个组织部长?
连基本的程序都守不住,还怎么履职?
这不是失职,又是什么?
所以这绝非小事,而是一场关乎权威的较量。
而这番话一出,沙瑞金心头顿时一松。
果然,汉东不缺明白人。
有些话他自己不便说,可这位组织部长,不仅说得出口,而且说得有力、说得在理。
甚至可以说,比他自己出面更合适。
吴春林这几句话,句句戳中沙瑞金的心窝。
然而面对这番质问,高育良却连眼皮都没多抬一下。
他只是淡淡扫了吴春林一眼,神情淡漠。
以往如此,现在依旧。
原因很简单——他根本不在乎。
组织部长虽掌管人事权,但话说到底,高育良过去能决定谁上谁下,如今照样可以。
吴春林这番话,在他看来不过是一场闹剧,所以他语气轻描淡写地回应:
“吴部长,现在是什么时候?
是巩固改革成果的关键期,选人用人,唯德才是举。
我倒要问问你,易学习在吕州二十多年,一直踏实做事,默默奉献,你们组织部看不见?
还是不愿意看?
难道非要他给你送点山货土产,你才肯承认他的能力?我告诉你——
在汉东这片土地上,绝不允许有这样的风气!
我们汉东,从上到下,始终坚守一条底线!”
最重视的,始终是德才兼备之人,从不讲什么论资排辈那一套。
你来说说看,易学习——他哪一点不够格?是他二十多年扎根基层的积累不够?
我只给你一个名额,只有一个!
那我也就不多说了。
要不是沙书籍亲自把他挖出来,咱们谁能知道有这么个人?是你吴春林吗?还是我?
不合适?在我看来,他恰恰是最合适的人选。”
高育良这话,说得毫不留情,直来直去。
其实这些话对吴春林而言,本身倒不算太难接受。
真正让他心里翻江倒海的,是那一句轻描淡写却如雷贯耳的话:
“要不是沙书籍发现他,我们根本看不到这位同志。”
就这么一句,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把他彻底惊醒。
一直以来,他竟从未意识到这一点——
易学习是谁的人?是谁第一个重用他的?
那是沙瑞金亲手提拔的第一批干部之一,是沙书籍亲自点的名字!
而自己刚才竟然跳出来反对?这个时候?
这不是自找麻烦是什么?简直是往枪口上撞!
此刻再听高育良提名此人,吴春林心里顿时有了另一番滋味。
这哪里是在推举人选?分明是在向沙书籍表忠心!
而自己刚才那一番质疑,岂不是成了出头的椽子,成了不知进退的愣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