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他猛然记起刚才沙瑞金脸上若有似无的笑容,脊背一阵发凉。
他是组织部长没错,可要是得罪了省韦书籍,问题还不算太大;可若连省掌也一块儿惹了,那可就全完了。
不说别的,往后几年的仕途,怕是寸步难行。
倘若沙瑞金得知吴春林此刻所想,恐怕得气笑出声来。
高育良这是在拍马屁?简直就是在逼他表态!说是把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为过。
这就是身处权力外围的悲哀。
出了事,看不见真相,只能靠猜测揣摩。
而这种误判,在吴春林身上早已屡见不鲜。
归根结底,他如今的地位,始终够不着真正的核心圈子。
上面的事,他一无所知;风向变了,他也反应迟钝。
这才导致他在关键时刻乱了阵脚,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但吴春林反应倒是快。
眼看形势不对,立马改口:
“易学习这个人……突然提上来,确实略显仓促。
不过话说回来,正因如此,才更有冲劲、有魄力。
现在的京州,正需要这样敢闯敢干的干部。
对于高省掌的意见,我也能理解。
不如先让他进来试一试,观察一段时间,表现得好,自然留下,也算给他一个机会。”
这一番话,语气转变得飞快,前后判若两人。
沙瑞金听了,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这个吴春林,胆子小得可怜。
高育良稍微强硬一点,立刻缴械投降。
还能说什么呢?年纪越大,顾虑越多,畏首畏尾,全写在脸上了。
经吴春林这么一折腾,会议室里的气氛反倒平静了下来。
既然沙书籍不反对,其他人更不会跳出来唱反调。
常委会这个地方,从来就是这样——
只有当两位主要领导意见相左时,才会有人发声;
一旦他们达成一致,那就鸦雀无声。
这并非偶然,而是现实规则。
两位主官定下的事,往往一句话就定了乾坤,谁敢质疑?
这就是权力的真实写照。
这一次,高育良展现的是实实在在的政治智慧。
这个人选,沙瑞金绝不会反对。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易学习是谁的心腹。
只是那句关键的话——“若非沙书籍发掘,无人知晓此人”——知情者寥寥。
外人不知道背后的深意,更不清楚,这位被称为沙书籍爱将的易学习,骨子里比李达康还要倔强三分。
正因如此,这项任命才得以毫无阻力地通过。
高育良借着沙瑞金的势,走得顺风顺水。
旁人只当是正常人事安排,看不出其中门道。
真正能看透这一层的,全场不过祁同伟和田国富两人而已。
就连李达康,也被蒙在鼓里。
他还以为高育良这是趁机打压自己,压根不知道易学习和沙书籍的关系。
但他清楚一件事:只要易学习上任,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别的不说,单是这个消息传出去,京州楼市就得应声下跌两成。
影响如此直接,并非因为易学习能力不行,而是立场不同。
站在百姓角度看,他是清官,为民请命,铁面无私;
可站在某些人眼里,他就是那个砸场子、坏规矩的“刺头”。
一辈子扎根在基层干实事,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百姓安居、民生改善。
这份初心,没人能挑得出毛病。
可要是换到李达康的立场上看,那味道就变了。
李达康是什么人?他根本不像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