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巨大的前景摆在眼前,谁能不动心?
于是,他立刻表态,语气诚恳而坚决:
“李国务,您放心,您的战略思路,正是当前汉东最需要的方向。
我们这个地方,就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契机。
现在房地产带来的经济拉动效应,恰恰就是突破口。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代表省韦,一定全力支持您的决策,绝不含糊!”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当然,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我们会同步完善环保机制,制定配套政策,确保在发展的过程中,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
这番话,沙瑞金早已在心中反复推敲过多次。
因为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讨论,更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
他必须牢牢抓住,无论如何都不能松手。
否则,未来将毫无保障。
在他看来,单靠一个赵立春的关系网,还不足以让他真正走到台前。
要想往上走,两条路缺一不可:一是背景人脉,二是实打实的发展成绩。
少了任何一项,都难以突破那层无形的天花板。
这就是官场的规则,无人可以例外。
此时,李国务微微点头,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高育良,这才是今天这场饭局真正的重点。
他之所以特意约见高育良,正是因为整个计划离不开这位省掌的支持。
作为主管全省民生事务的一把手,许多关键事项必须由他拍板。
中央的意图再明确,若地方主官不配合,执行起来也会大打折扣。
毕竟在实际操作中,有个词叫“因地制宜”。
无论政策还是法规,到了地方层面,总要结合实际情况做些调整。
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导致上下脱节、执行走样。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一直在提要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
就是为了防止上级脱离实际,一纸命令下来,
因此,李国务此刻最关心的,是高育良的态度。
这场饭局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
至于之前对高小凤的那番暗示,不过是敲山震虎,想让高育良明白自己的立场,乖乖配合。
可惜事与愿违,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此刻,李国务望着高育良的眼神里,多了一丝隐忧。
高育良在汉东深耕多年,岂会看不懂对方的心思?
房地产确实是个引擎,能快速拉动经济增长,但从长远看,它也像一把双刃剑。
邻国韩国的教训就在眼前,过度依赖地产最终引发社会失衡。
如何在发展和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考验的是执政智慧。
正因为如此,高育良不敢轻率回应。
他沉稳开口:“李常务,关于这个方向,我个人认为还需要深入调研,摸清本地居民的真实需求。
您也知道,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一套房子往往耗尽半生积蓄。
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们必须做足前期功课,掌握真实数据。
否则一旦失控,整个区域的经济结构都会受到深远影响。”
他稍作停顿,接着说道:
“另外,关于退耕还林这项工作,我也希望更加稳妥地推进。
有些农户全家就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不能因为我们一句口号,就让他们失去饭碗。
这方面,我会尽快牵头拟定一份实施方案,先选点试点,探索替代路径,确保平稳过渡。”
比如从其他用途的地块中调整一些出来,尽量不让基层百姓受到影响,我们正府多担待些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