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主动引领、全力推进!(1 / 2)

这一幕,祁同伟也看得真切。

他老师今天太硬气了。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一面——竟敢在饭桌上正面硬扛国务院领导?

若非亲历,谁信?一位省府主官,如此不卑不亢,甚至隐隐带刺。

哪怕披着笑语寒暄的外衣,也掩不住其中的锋利。

然而就在气氛紧绷之际,祁同伟迅速反应过来,笑着打圆场:

“李常务,您难得来一趟汉东,真是蓬荜生辉。

咱们这儿啊,好久没迎来您这样级别的领导视察了。

您能亲自过来,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有什么指示,您尽管提,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汉东的发展,还得靠上面多支持、多关照。

这次您来了,可得给咱老区多争取点实惠。”

这话出口,恰到好处。

既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又不失恭敬,还顺势递上了台阶。

现场的紧张气氛很快被化解,沙瑞金随即点名让祁同伟发言。

正是出于这层考虑,他才特意安排祁同伟与高育良同台表态——他怕的就是局面冷场、谈不下去。

而此时,李国务只是不动声色地看了祁同伟一眼,目光深沉。

眼下真正值得在意的,并不是谁说了什么场面话,而是接下来要推进的事。

他此次来到汉东,根本目的并非替沙瑞金撑腰、给他长脸面。

那些不过是表面文章,无关紧要。

他的到来,是为着自己的布局和谋划。

沙瑞金借他的影响力行事,姿态高一点、强势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但关键在于,他自己设定的目标必须达成。

这才是核心所在。

否则,他又怎会亲自走这一趟?利益驱动本就是人之常情,无可指摘。

这一点谁都明白,也改变不了。

因此,当听到祁同伟那番话后,李国务只是轻轻点头,随后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

“我这次来汉东,一方面是想实地了解这边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也是打算把汉东当作一个试验田,推行几项新的政策试点。

这些工作,还得靠高省掌和同伟多多支持、积极配合啊。”

这话一出,高育良的脸色立刻微微一变。

刚才提到高小琴时,他还能镇定自若,此刻却明显神情微动。

可见这句话触动之深。

毕竟,国家级别的改革试点,从来都不是小事,甚至可以说,每一项都可能牵动全局,影响深远。

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尤其是高育良。

作为一省之长,他对这类动向最为敏感。

过去他也曾努力争取过类似的试点机会,可惜始终未能如愿。

就连李达康推动的新区建设,他也一直鼎力支持,可最终仍是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没有中央层面的扶持,再好的构想也只是空谈。

这点道理,高育良岂会不懂?他心里清楚得很。

正因如此,对于突然送上门来的“机会”,反倒更加谨慎,不敢贸然接招。

此刻,他对李国务的话并未顺势回应。

而祁同伟也意识到自己刚才说得太急,顿时闭口不言,低头不再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