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2 / 2)

风吹草动,皆入档案。

高育良的底细,早已记录在案,清清楚楚。

体制对高级干部的掌握,远比外界想象得更深、更细。

因此,李常务这一番话,分明是敲打,是警告,再明显不过。

此时多说无益,唯有亮出对方的软肋,才能让他闭嘴。

在汉东这片棋局中,若无高育良配合,即便有沙瑞金坐镇,李常务的布局也无法顺畅推进。

道理就这么简单。

所以现在,必须压住高育良的气焰,否则局面随时可能失控。

可即便话说到这份上,高育良仍毫不退缩,直视前方,淡淡回应:

“我敬重高翰文,是因为他的风骨。

他本以严党门生入仕,但在历练之中,逐渐看清了严党的偏执与荒谬。”

断然割舍,哪怕背负骂名也在所不惜。

贬为平民,也甘之如饴。

至于那些私德琐事,又何足挂齿?

艺伎又如何?终究是血肉之躯。

比起一个人的立身之道,这些不过是尘埃浮沫。

您说是不是啊,李常务?”

此刻,李常务心里只浮现出两个字:高手。

他万万没想到,高育良竟能从这样一个角度反击。

非但没被逼入死角,反而将话题轻轻一提,抬到了另一个层面——

看似谈的是私生活,实则暗藏锋芒地划清界限。

那意思再明白不过:在汉东这片地界上,他高育良站得稳、立得住。

赵立春的事,早已与他无关。

他曾出自赵门,但那只是过往履历的一部分。

如今各自分道扬镳,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他没有同流合污,便无罪可言。

至于高小凤……一个风尘女子,你们揪着不放?

我本人都不在意,你偏要翻出来?

真要闹大了,到底是谁难堪?

这番姿态,说得云淡风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方才那一瞬的慌乱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从容镇定,步步为营。

李常务原本想借机压人一头的心思,顿时落了空。

想动手,却找不到由头;想发作,又怕反伤自己。

高小凤手里握着两亿信托资金,这事他们当然清楚。

可那笔钱,来路干净——是高小琴在山水集团多年打拼所得。

这笔账,查遍凭证也牵连不到高育良半分。

别说他,就连祁同伟都沾不上边。

圈内人都心知肚明,自然无需多言。

这一下,李常务反倒有些泄气。

权势再大,也不能无端发难。

这才是最令人憋屈的地方。

即便位高权重,若无正当理由去动一个干部,制度这堵墙,早就把你挡在外面了。

所以此刻,哪怕是他李常务,也只能望而止步。

总不能把高小凤这种私密之事公然拿出来说吧?

不说丢脸,更致命的是——暴露了自己的软肋。

权力是什么?权力源于掌控,源于让人忌惮。

只有当你能让别人感到恐惧时,才真正拥有权力。

可现在的高育良,无所畏惧。

正因为他不怕,李常务在他面前,反而失了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