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能张口就说,那样显得太刻意,反而达不到他想要的那种“众望所归”的效果。
所以他先抛出两个稳妥人选,铺垫一番。
“既然领导问到我,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祁同伟语气平稳,“我在任时,一直注重梯队建设。
一个单位不能靠一个人撑着,必须要有接班人随时顶上,才能保障运转顺畅。
公安系统更是如此,责任重大。”
他顿了顿,继续道:
“我们厅里重点培养的接班人,是现任京州市局局长赵东来,同时也是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这人性格稳重,对党忠诚,作风扎实,业务能力也强。
他是公安部备案的刑侦专家,业内都知道他的本事。
这些年京州治安稳定,破案率连年提升,他在一线功不可没。”
“另一个候选人,是我们厅的常务副厅长杨尚福。
他曾任吕州市公安局长,四年前调入省厅。
接替我主持日常工作以来,表现非常出色。
毫不夸张地说,他的能力和担当,丝毫不逊于我。
这段时间我因公频繁外出,从边疆到京城来回奔波,省内事务全靠他一手打理。
无论是维稳还是日常调度,都井井有条,甚至比我在时还要严谨周全。”
“这两位同志,无论谁出任厅长,我都支持。”
此言一出,会议室气氛明显松动。
几位地市书籍频频颔首,尤其是李达康,听得眼睛发亮。
赵东来若是上去,对他而言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位局长一向务实肯干,又不受他直接控制,表面上独立,实则能帮他收拾烂摊子、改善形象。
如今李达康在汉东风评极差,“李扒皮”的绰号传得满城风雨——说他压榨干部、只顾政绩、不留情面。
若由赵东来执掌公安,既能维持秩序,又能展现他对人才的重视,无形中为自己正名。
想到这儿,李达康嘴角微扬,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然而,沙瑞金的反应却出乎众人预料。
他没有立刻回应,反而看着祁同伟,轻轻点了点头,仿佛赞许其识大体。
祁同伟心头一紧,正疑惑间,只听沙瑞金慢条斯理地开口:
“同伟推荐的两位同志,确实都是实干型人才,值得考虑。
不过……”他话锋一转,“我还想到一个人选,也请大家一同斟酌。”
众人屏息。
“我觉得,检察院的陈海同志,也可以纳入考量范围。”
“他在证法系统深耕多年,经验丰富,办案能力强,群众口碑也好。
更重要的是,他是检察系统出身。
现在全国不少省份已经开始推行证法主官跨系统交流,避免山头固化。
我们汉东也不能固步自封。
陈海的资历、能力、政治素养,完全够格。
这个问题,希望同志们也能认真评估。”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
什么?陈海?
一个副检察长,没在公安系统待过一天,就想一步登天坐上公安厅长的位置?
不少人眼神骤然凝重,心中翻起波澜。
这个位置的重要性,陈海虽说能力上不算出挑,但也绝不算差。
可问题是,他有过什么特别的贡献吗?
如果有,他今天至于还停在这个层面?
陈海就是个稳当本分的人。
要是换个别的一般岗位,让他上也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