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地服从命令,至少不会出错。
这一点,祁同伟拿捏得恰到好处。
当即依言落座,规规矩矩坐在对方面前。
此刻这位李书籍,望着祁同伟的目光中满是赞许。
他正是最早布局对付赵立春之人。
正因如此,才有沙瑞金空降汉东,赵立春调任京城的局面。
此事虽人尽皆知。
但仅限于权力中枢。
以祁同伟的层级,尚不足以知晓。
前番沙瑞金星夜进京,呈递的赵瑞龙初审报告上,自始至终都是祁同伟的签字。
故而李书籍对祁同伟,印象尤为深刻。
言谈之间,尽是褒奖之词。
“同伟,这次行动可圈可点。
不仅肃清了缅北顽匪,更未留任何把柄。
尤为难得的是,最终审判大快人心。
看得人热血沸腾,如今国家。
正需要你这样的青年才俊,若非有你。
那几个祸害恐怕还能逍遥法外,那才真是贻笑大方。”
李书籍说话时。
对祁同伟的表现,显然极为满意。
毕竟此刻,祁同伟的作用举足轻重。
若不表现得重视些,恐怕会横生枝节。
虽说祁同伟不敢有二心,但终究有所不同。
此次行动,容不得半点差池。
这才是关键所在。
几句褒奖若能换来稳妥,他自然乐得为之。
祁同伟并非其嫡系,他也不好太过冒险。
面对如此大人物的称赞,祁同伟却异常冷静。
毕竟此刻,眼前之人于他而言。
完全是个陌路,上次的赵立春,已将他耍得团团转。
更何况这位明显更胜一筹的人物。
要知道,眼前这位可是能扳倒赵立春的存在。
比之赵立春,手段高明何止一筹,祁同伟岂敢松懈。
“李书籍过誉了,我所做一切。
皆依法而行,我本是警察出身。
扞卫法律尊严,责无旁贷。
此事,不过分内之责。
您如此夸奖,实在受之有愧。”
祁同伟的回答,滴水不漏。
即便面对这位高官的亲切态度,祁同伟依然保持警醒。
上次的教训,实在刻骨铭心。
被赵立春当作提线木偶般戏弄。
这是祁同伟无法释怀的,因此此刻的他。
万分谨慎,安排任务可以。
但不能设局害我,这就是底线。
如此简单的要求,却无法明言。
只能自己小心规避,这就是体制内的无奈。
无人能够幸免,但祁同伟这般态度,反倒让李书籍更为欣赏。
说实话。
到了他这个位置,能听真话的机会少之又少。
每次都要在纷繁复杂的讯息中。
抽丝剥茧寻找真相,实在劳心费神。
而祁同伟越是谨慎。
他越是欣赏,正是这样的祁同伟。
才让他此刻,格外满意。
“同伟,此次缅北事件。
影响深远,我们有数十万同胞遇难。
波及几十万家庭,此等惨剧。
是我们的耻辱,也给世界各国。
敲响了警钟,此时此刻。
有些真相,必须告知于你。
作为事件负责人,你有权知晓内情。
还望你,做好心理准备。”
闻听此言,祁同伟心头一紧。
这是要拿赵立春开刀了,此事。
虽然在李书籍看来,尚属机密。
但他殊不知,祁同伟离京赴汉东前。
早已洞悉真相,抵京后更确信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