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上的功夫必须做到位,这是规矩。
谁坏了规矩,谁就得出局。
这些事虽没人明说,却比红头文件还管用。
高育良连忙起身相迎,嘴上带着几分责怪:“沙书籍,您来怎么也不提前知会一声?我也好安排去接您。
这突然就到了,可是让我措手不及,工作节奏都乱了。”
一边说着,一边亲自倒水。
语气恭敬,话里的意思却耐人寻味——我高育良不是你的下属,还轮不到你来突击检查。
你这一趟,可是越界了。
但话说得极巧,只是轻轻一点,点到为止。
沙瑞金脸上依旧带笑,心里却已泛起波澜。
他堂堂一把手,哪怕管不了你高育良,你也该有个基本姿态吧?这话不能说出口,说了就是挑起对立。
可高育良就擅长这种分寸拿捏——让你有苦说不出,想反驳又抓不住把柄。
这就是本事。
沙瑞金也只能按下情绪,坐在沙发上环顾这间办公室,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有些事,会上不方便谈。
但今天咱们得私下通个气。
我这次来,是关于赵瑞龙的事。
这个人,你是知道的,算是汉东几十年来最大的蛀虫。
不能再让他胡作非为了。
我已经让祁同伟把他控制起来,但现在有个难题——接下来怎么走?这事得咱俩商量着来。
整个汉东,真正能拍板的,也就咱俩。
只有我们达成一致,我才能下决心推进。
你说是不是?”
听到这儿,高育良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
沙瑞金这是要拉他入局。
他对沙瑞金的使命心知肚明——拆局,打破汉东盘根错节的势力格局,尤其是汉大帮与秘书帮之间的默契联盟。
当初沙瑞金刚来时就想动手,结果因他高育良顺势上位,局面一时难以撼动。
沙瑞金无奈调整策略,转而扶持祁同伟,先拿赵瑞龙开刀,成效不错。
可如今风向又变了。
沙瑞金不想一个人扛所有压力,开始想找人分担。
拉上高育良,名正言顺:咱们是一个班子的,上面压下来的担子,总得一起扛。
压力不只是你的,也不能全让你一个人扛着。
结果明摆着,一点弯路都没有。
这招阳谋一出,高育良立刻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个时候他根本没得选,只能顺势接话。
脸上神色如常,语气平稳地开口:
“这事您拿主意就行。
我这边主要管正府事务,眼下摊子铺得大,实在腾不出手,您也清楚。
老刘在的时候,什么事儿都不沾手,现在我精力确实有限。
不过这件事,确实需要咱俩想法一致才行。
这样吧,沙书籍——
您有打算就直接推进,要是需要和上面沟通,提前跟我说一声。
咱们联名报上去,对外是一个口径,步调也统一。
你看这样行不行?沙书籍。”
这话听着是让步,实则暗藏机锋。
高育良嘴上说共进退,其实是给沙瑞金布了个局。
联名上报听起来像是同舟共济,可实际上呢?
具体的事全由沙瑞金去办,功劳却要两人平分。
这只是其一。
再者,一旦赵立春那边反扑,高育良因为没真正插手,自然安然无事。
但署名一出,消息也就传到了赵立春耳朵里——他知道高育良知情,就不会轻易动他。
这道理很简单,赵立春是从地方一步步上来的,最懂这种政治信号的分量。
第三层,面对汉东一众官员时,高育良也能进退自如。
毕竟文件不会公开,没人知道他是否参与决策。
他不动手,就不担责,因果也落不到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