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们说好要和赵伯父一家一起做柿饼的活。
但眼下赵有梅出了事,赵伯父一家都还沉浸在痛苦之中,自然是不能继续做了。
而且他们俩还时不时去看望赵伯父和赵伯母。
赵有光和赵有才到底是年轻人,恢复的还算快。
但赵伯母和赵伯父两个人,在短短的几日内已经略显老态了。
王柔柔作为大儿媳,将整个家里操持的好好的。
但一个人既要顾着地,还要顾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自然也是疲惫不堪。
所以徐夏夏最近既没找他们家帮忙干活,也没有找村里人,就他们俩在家干着一些琐碎的事。
在沈夫人的帮忙下,他们又花了一日时间才将柿饼全部塑好形。
“给柿饼翻面的事就交给我了。”
沈夫人开口道:“其他的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这个简单又不费力,我做正好。”
徐夏夏也没有客气,而是嘴甜甜道:“干娘真好!”
“好什么好,”沈夫人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她儿子的方向:“你和小安才是真的好,将我们三个照顾的好好的,还给了整个山洲镇的人一条生路。”
“你们俩呀,是所有人的英雄!”
徐夏夏笑道:“哪有那么夸张。”
到底有没有夸张,这自然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
所有能照常耕种,不再为山匪的到来而担惊受怕的村民心里最有感触。
“县令一家是我们的恩人呐!”
一个老头颤颤巍巍的拨着豆荚里的豆子,跟旁边的人说道:“要不然我这老头子的命,怕早被土匪收了。”
“是啊!”
另外一个人接话道:“只要我们不像王家村和徐家村的人一样,县令一家能护我们到乱世结束。”
“说不定乱世结束后,还能带着粮食回村呢!”
这是所有人的期盼。
沈县令也正在为这个方向而努力。
他在八个村子里巡逻了一番后,晚上才回到家。
“干爹,”徐夏夏说道:“现在地里的活也少了,冬天马上到了,除了种冬小麦和蔬菜以外,大家也没什么事能干。”
“嗯?”
沈县令吃完饭后问道:“你有什么新点子?”
“十里八乡外加镇上,教书的夫子也不算少。”
徐夏夏说道:“不如趁着现在,在村里建一座学堂,让所有的小孩都来读书识字。”
“以后就算考不了几个秀才,也能让他们长大后多一条出路。”
“所有的小孩?”
沈县令问道:“不止赵家村?”
“是十里八乡所有的小孩。”徐夏夏继续说道:“干爹,你既然是一县之令,那这些百姓都是和你息息相关的。”
“若是等天下大局定了之后,我们这里所有的小孩都会去考院试或者乡试,到时候定会声名大噪,您说不定还能升官。”
“升官不升官的倒是其次。”
沈县令在山洲镇一扎根就是十五年,自然对这里也是有了感情。
但若是整个山洲镇二十岁以下的人皆识字,就算考不了几个秀才。
这名声传出去,也会轰动天下!
沈县令心动了。
但他也犹豫了。
“建学堂需要银子和木材,孩子上学都需要交束修,怕是没几户人家能交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