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赵安和他媳妇一个村,真的是烧高香了!
荒年不用担心粮食不说,连书都有夫子免费教。
沈县令说了一番后又开口道:“这两车是我私下补贴给大家的笔墨纸砚,届时入学的人都有一套。往后学习优异者,夫子还会奖赏更多。”
夫子的去处赵里正已经腾出来了。
暂时就住在他儿子的婚房里,这乱世已经到了,他儿子的婚也结不成了。
房子没有人住过,几位夫子应当是不嫌弃的。
夫子们对环境倒是没什么挑剔的,两个人刚好一人一间住下了。
杨夫子直接跟在县令身后去了赵安的家。
“这位是我府里的夫子,一直负责给时玉教书。”
沈县令说道:“你们二人想要学习的话,杨夫子也会按照你们的进度去教学。”
徐夏夏和赵安连忙叫道:“杨夫子好!”
杨夫子看到有女子也要学习,他的脸上浮现出震惊之色。
古往今来,只有皇宫的公主和世家大族的女子才会识字,这村里的村妇,也想学识字?
杨夫子没有鄙视,但内心也是有些许的不认同。
沈县令笑着摇了摇头,这个事他可就不插手了。
自己这个干女儿的本事,他也只窥得冰山一角。
这点小小的事,徐夏夏自然是能解决的。
但眼下给夫子安排住所才是最重要的。
旁边的小沈府,沈夫人在里面住,肯定是不方便的。
赵安家里又有徐夏夏,同样也是不方便。
杨夫子上来见了一下沈时玉后道:“大人,我和两个徒弟去挤一挤便是。”
“委屈您了。”徐夏夏开口道:“过段时间我和赵安出资给村里建所学堂,到时候三位夫子的住所也会一一安排好。”
杨夫子闻言高看了徐夏夏一眼。
但也仅此而已了。
徐夏夏也没想着一下去改变别人的思想。
她只是想有个学习的名义,好将自己会认字写字的事不着痕迹的展露在众人面前而已。
别人的看法,她向来不在乎。
赵安带着杨夫子去里正家了。
徐夏夏识趣的没有打扰干爹一家团聚。
连沈时玉跟亲爹待了一会后也跑来找赵煜云玩了,美其名曰要给爹娘留下相处的空间。
徐夏夏和赵安对视了一眼,两人皆不再言语,但脸上都带了丝薄红。
沈县令和夫人许久未见,二人温存了一整日后,沈县令直接留了下来,次日一早再回去镇上。
上次为了抓土匪来的匆忙,连认亲都认的匆匆忙忙的,今日他们一家才算真正的团聚。
晚饭做的十分丰盛。
徐夏夏问了沈时玉后,直接做了半桌苏杭菜系,半桌岭南菜系。
没错,沈家祖家是在岭南一带。
沈县令考上科举后,便被分配到了山洲镇做县令,往后十几年都未曾回去过。
此时看到熟悉的菜,他的眼睛也红了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他离家数十载,家里的老母和族亲们,都再未曾见过一面。
是他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