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龙少的星辰挚爱 > 第14章 巧手入校园,匠心润童心

第14章 巧手入校园,匠心润童心(1 / 2)

社区集市的余温还没散,梅韵涵就收到了邻区实验小学的邀请——校长李老师在集市上看到孩子们的文创作品,特意上门拜访,希望能把老手艺课堂搬进学校,让更多孩子触摸到传统手艺的温度。“现在的孩子知道手机游戏,却很少知道苏绣、陶艺是怎么回事,”李校长握着梅韵涵的手,眼里满是期待,“要是你们能来开课,孩子们肯定高兴坏了。”

梅韵涵当场就答应了。回家跟龙斯誉、龙震霆商量时,三人一拍即合,还特意制定了“老手艺进校园”计划:每周三下午,带着工具去学校开两节课,一节苏绣体验课,一节陶艺捏塑课,由梅韵涵、龙震霆和陈师傅轮流授课,社区的孩子们则当“小助教”,帮老师指导同学。

消息传到社区课堂时,宝宝第一个举手报名:“我要当苏绣小助教!我会教同学们穿针,还会教他们绣玉兰花!”乐乐也跟着举手:“我教陶艺!我会告诉大家怎么揉陶土,怎么捏小兔子!”孩子们的热情比想象中还高,连平时最文静的妞妞都小声说:“我可以帮大家整理绣线,就像在江南工坊里帮林阿婆那样。”

第一次去学校那天,龙斯誉开了两辆面包车,才把所有工具装下——绣架、绣线、陶土、刻刀,还有孩子们之前的苏绣、陶艺作品,都被小心翼翼地装在箱子里,准备当成样品展示。宝宝特意穿了那件裙摆绣着茉莉的连衣裙,还把林阿婆送的苏绣手帕别在袖口:“这样同学们就知道苏绣有多美了。”

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早已在操场上等候。看到面包车驶来,人群瞬间炸开了锅,纷纷围上来好奇地张望。李校长笑着迎上来,接过龙震霆手里的样品箱:“咱们把教室布置在一楼的活动室,里面空间大,还能摆下所有工具。”

活动室里,孩子们的作品刚一摆出来,就引来一阵惊叹。“这个小兔子存钱罐好可爱!”“这个玉兰花绣得像真的一样!”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轻轻摸了摸宝宝的全家福陶罐,小声问:“这个罐子是你做的吗?我也想做一个,给妈妈装发卡。”

宝宝点点头,拉着她的手走到陶土桌前:“等会儿陶艺课,我教你揉陶土,咱们一起做发卡罐好不好?”小女孩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好!我要做粉色的,妈妈最喜欢粉色了。”

苏绣课先开始。梅韵涵和小助教们把绣架、素布和绣线分到每个孩子手里,素布上早已用铅笔轻轻画好了简单的茉莉花纹。“今天咱们学最基础的平针绣,”梅韵涵拿起绣花针,在素布上演示,“针从布的能绣出好看的线条了。”

孩子们跟着拿起针,可刚一动手就遇到了麻烦——有的孩子穿不上针,急得鼻尖冒汗;有的孩子绣线拉得太用力,把素布扯出了小皱;还有的孩子针脚歪歪扭扭,茉莉花瓣变成了“小圆圈”。宝宝立刻跑过去,握着一个小男孩的手教他穿针:“你看,把线捏紧,盯着针眼,轻轻往里送,就像给小蚂蚁开门一样。”在她的指导下,小男孩终于把线穿进了针孔,举着针欢呼:“我穿进去啦!我会穿针啦!”

龙震霆则在旁边帮孩子们调整绣架:“绣的时候要坐直,绣架放在舒服的位置,这样针脚才会整齐。”他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看着她绣歪的花瓣,轻轻帮她转动绣架:“把布转一下,针从这边走,花瓣就圆了,就像你画画时要顺着线条一样。”小女孩点点头,重新绣起来,这次的花瓣果然规整了不少。

陶艺课上,陈师傅和乐乐等小助教们,把陶土分到每个孩子手里。“揉陶土的时候,要像揉面团一样,把里面的空气都赶出去,”陈师傅拿起一块陶土,在手里揉成圆形,“这样捏出来的作品,烧的时候才不会裂。”

孩子们立刻揉起陶土,活动室里满是“沙沙”的声音。有的孩子捏小杯子,有的捏小动物,还有的捏小盒子。宝宝记得和羊角辫女孩的约定,拉着她一起揉陶土:“咱们先捏一个圆圆的罐身,再捏一个盖子,盖子上可以刻一朵小花。”女孩认真地跟着学,虽然罐身捏得有点歪,却格外用心,还在罐身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妈”字。

“我要把这个罐子送给妈妈,”女孩小声对宝宝说,“妈妈每天帮我梳头,还陪我写作业,我想给她一个惊喜。”宝宝点点头,帮她把罐口捏平整:“我妈妈收到我的全家福罐子时,也特别开心,还把它放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