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你所倚靠的埃及是那压伤的苇杖,
人若靠这杖,就必刺透他的手。埃及王法老向一切倚靠他的人也是这样。’
‘你若对我说:我们倚靠耶和华我们的神,
希西家岂不是将神的邱坛和祭坛废去,
且对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人说:你们当在这坛前敬拜吗?’
现在你把当头给我主亚述王,我给你二千匹马,看你这一面骑马的人够不够用!
若不然,怎能打败我主臣仆中最小的军长呢?你竟倚靠埃及的战车马兵吗?
现在我上来攻击毁灭这地,岂没有耶和华的意思吗?耶和华吩咐我说:你上去攻击毁灭这地吧!’”
以利亚敬、舍伯那、约亚对元帅说:
“求你用亚兰语和仆人说话,因为我们懂得;不要用犹大语和我们说,达到城上百姓的耳中。”
元帅说:“我主差遣我来,岂是单对你和你的主说这些话吗?不也是对这些坐在城上、要与你们一同吃自己粪、喝自己尿的人说吗?”
于是元帅站着,用犹大语大声喊着说:
“你们当听亚述大王的话!王如此说:
‘你们不要被希西家欺哄了,因他不能拯救你们。
不要听希西家使你们倚靠耶和华说:耶和华必要拯救我们,这城必不交在亚述王的手中。’
不要听希西家的话!因亚述王如此说:
‘你们要与我和好,出来投降我,各人就可以吃自己葡萄树和无花果树的果子,喝自己井里的水,
等我来领你们到一个地方,与你们本地一样,就是有五谷和新酒之地,有粮食和葡萄园之地。
你们要小心,免得希西家劝导你们说:耶和华必拯救我们。列国的神有哪一个救他本国脱离亚述王的手呢?
哈马的王、亚珥拔的神在哪里呢?西法瓦音的神在哪里呢?他们曾救撒玛利亚脱离我的手吗?
这些国的神有谁曾救自己的国脱离我的手呢?难道耶和华能救耶路撒冷脱离我的手吗?’”
百姓静默不言,并不回答一句,因为王曾吩咐说:“不要回答他。”
当下家宰以利亚敬、书记舍伯那、并史官约亚都撕裂衣服,来到希西家那里,将拉伯沙基的话告诉了他。
——————
本章的关键信息与属灵争战
1. 信心的全面挑战:亚述元帅从三个层面攻击犹大的信心:
- 军事层面:嘲笑埃及盟军的无能
- 宗教层面:扭曲希西家的宗教改革(废邱坛)为“得罪神”
- 神学层面:谎称亚述入侵是耶和华旨意
2. 仇敌的典型伎俩:
- 夸大己方实力:用“二千匹马”讽刺犹大弱势
- 制造虚假应许:用“吃喝自由”诱降
- 否定神的大能:用列国偶像的失败质疑耶和华
3. 智慧的回应对策:
- 领袖的谨慎:要求用亚兰语避免恐慌
- 百姓的顺服:遵守王命静默不争辩
- 及时的代求:撕裂衣服转向神
现实指导意义
* 在属灵攻击中持守真理:当遭遇“神岂会允许苦难?”类的属灵误导时,当回到圣经整体启示(神许可苦难为炼净,非出于恶意),不中仇敌扭曲的诡计。
* 警惕“部分真理”的陷阱:亚述元帅用“耶和华吩咐我攻击”半真半假的话(神曾用亚述为杖,但非认可其狂傲)。今日异端常混用圣经片段,需全备真理分辨。
* 群体性的顺服功课:百姓的静默体现危急时刻顺服权柄的重要性。教会面临外部攻击时,当避免各自回应,而要同心寻求神。
* 将属灵争战带到神前:领袖撕裂衣服象征痛悔与转向神。面对毁谤、恐吓,最有力的回应是带到祷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