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第35章《旷野的复兴与圣路归回》

旷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必快乐,

如玫瑰(或译“番红花”)盛开,繁花怒放,欢欣歌唱。

黎巴嫩的荣耀、迦密与沙仑的华美必赐予它——

人必看见耶和华的荣耀,我们神的华美。

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使颤抖的膝稳固;

对胆怯的人说:“要刚强,不要惧怕!

看哪,你们的神必来施行报应,必来拯救你们。”

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

瘸子必跳跃如鹿,哑巴的舌头必欢呼歌唱。

旷野必涌出大水,沙漠必奔流江河;

炙热的沙地变为水池,干渴之地生出泉源。

野狗卧躺之处长出青草、芦苇和蒲草。

那里必有一条大道,称为“圣路”;

污秽人不得经过,专为赎民行走,

愚昧人不能蹒跚其上。

路上没有狮子,猛兽也不登临,

唯独救赎的人行走。

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

永恒的喜乐冠冕他们头上,

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

——————

本章的关键启示

1. 救恩的宇宙性维度:自然界的复兴表明神的救赎不仅针对人类,更涵盖整个受造界。这指向新天新地的终极恢复。

2. 神同在的医治大能:“你们的神必来”是核心应许,带来身体与自然的双重医治。这预表耶稣在世时“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的事工。

3. 圣路的分别性:“圣路”专为赎民预备,强调救恩带来生命的圣洁导向。愚昧人(指道德愚顽)与污秽人不得行走,显明恩典不废掉公义。

4. 归回的终极喜乐:以“永恒喜乐”取代“忧愁叹息”,呼应启示录21章“不再有悲哀、哭号”,描绘救恩的完满结局。

现实指导意义

* 在灵性枯竭中仰望复兴:当个人或教会经历“旷野期”时,本章激励我们信靠神能使沙漠开花,在看似无望处开辟新路。

* 成为彼此的支持者:“使软弱的手坚壮”呼召信徒在群体中互相搀扶,特别关注信心软弱、身心疲惫者。

* 拥抱神的医治应许:神迹不仅指向末世,也鼓励今日信徒为病患祷告,相信神仍施行医治。

* 活出分别为圣的生命:“圣路”提醒我们蒙恩者当追求圣洁,拒绝与世界价值观同流。

* 以终末喜乐面对今生苦难:应许帮助我们在逆境中持守盼望,因知道暂时的苦楚比不上永恒的荣耀。

——————

第36章《亚述的狂言与信心的考验》

希西家王十四年,亚述王西拿基立上来攻击犹大的一切坚固城,将城攻取。

亚述王从拉吉差遣大军元帅(拉伯沙基)往耶路撒冷,到希西家王那里去。

他站在上池的水沟旁、漂布场的大路上。

希勒家的儿子家宰以利亚敬、书记舍伯那、亚萨的儿子史官约亚,出来见他。

元帅对他们说:“你们去告诉希西家,亚述大王如此说:

‘你所倚靠的有什么可仗赖的呢?

你说有打仗的计谋和能力,我看不过是虚话。

你到底倚靠谁,才背叛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