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罗对撒母耳说:“我犯罪了!我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话,因为我怕百姓,听从了他们的话。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和我一同回去,好让我敬拜耶和华。”
撒母耳说:“我不会和你回去,因为你弃绝了耶和华的话,耶和华也弃绝你作以色列的王。”
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拉住他外袍的衣边,衣边撕裂了。
撒母耳说:“今天耶和华把以色列的国从你手中撕裂,赐给比你更好的人。以色列的荣耀必不说谎,也不改变心意,因为祂不像人会改变心意。”
扫罗说:“我犯罪了,但求你在我百姓和长老面前尊重我,和我一同回去,好让我敬拜耶和华你的神。”
于是撒母耳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
撒母耳说:“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亚甲带着锁链来到撒母耳面前,心里说:“死亡的痛苦必定过去了。”
撒母耳说:“你的刀怎样使妇人丧子,你的母亲也必在妇人中丧子。”
撒母耳就在吉甲,在耶和华面前把亚甲杀了。
然后撒母耳回到拉玛,扫罗回到扫罗的基比亚。撒母耳直到死的那天,再没有见扫罗,但仍为他悲伤。耶和华后悔立扫罗为以色列王。
总结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1. 顺服的重要性
这段经文核心的真理是:顺服神的命令比献祭更重要。宗教仪式不能代替内心的顺服和实际的行为。现代信徒容易用“做事、奉献”代替“听命”,但神看重的是是否遵行祂的话,而不是外在表现。
2. 悖逆的本质
撒母耳指出,悖逆等同于行邪术,顽梗等同于拜偶像。今天,拒绝神的旨意、执意走自己的路,本质上也是自我偶像化,把自己的意志高于神的命令。
3. 领导责任与恐惧人的陷阱
扫罗承认,他违背命令是因为怕百姓、听从他们的声音。今天的领导者(无论教会或职场)若因惧怕人而妥协原则,最终会失去神的托付。
4. 神的公义与人情的冲突
扫罗对亚甲和好牲畜的怜惜,看似人情和宗教热心,实则违背了神的旨意。我们在现实中也容易用“好理由”掩盖不顺服,例如“这可以荣耀神”,但神要的是完全顺服。
5. 荣耀归谁的问题
扫罗在完成任务后,为自己立纪念碑,这是骄傲的表现。我们是否也常在成功后,把荣耀归给自己而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