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圣经21世纪GQ版 > 第32章 约旦河东的产业请求

第32章 约旦河东的产业请求(2 / 2)

流便子孙建造了希实本、以利亚利、基列亭、尼波、巴力免、西比玛(他们重建了这些城,并给它们重新命名)。

玛拿西的儿子玛吉的子孙前往基列,攻取了那地,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

于是摩西把基列给了玛拿西的儿子玛吉的子孙,他们就住在那里。

玛拿西的子孙中,睚珥去攻取了基列的那些村庄,就称它们为哈倭特睚珥。

挪巴去攻取了基纳和属于它的村庄,就用自己的名字称它为挪巴。

这一章记载了流便、迦得和半个玛拿西支派请求在约旦河东(即征服的亚摩利人之地)定居的事件,它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1. 个人利益与集体目标的张力: 这两个半支派看到约旦河东土地肥沃,适合放牧(他们的主要财富),便提出留在河东的请求。这体现了现实考量和个人\/家族利益与整个民族集体目标(征服迦南全地)之间的潜在冲突。

2. 历史的警戒: 摩西的反应极其强烈,他立刻联想到加低斯巴尼亚的灾难(民13-14章)。当年探子回报的消极信息导致百姓灰心丧胆,拒绝进入应许之地,结果招致神的审判和旷野飘流。摩西担心这个请求会重蹈覆辙,再次挫败民心,使百姓偏离神的目标,甚至惹神发怒。

3. 责任与承诺: 摩西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这两个半支派提出的解决方案体现了责任担当:

* 他们承诺会武装自己,与其他支派一同过河作战。

* 承诺会并肩作战,直到所有支派都在迦南地获得产业。

* 承诺在完成集体目标后才返回河东定居。这显示了他们并非逃避责任,而是寻求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履行对整体民族的义务。

4. 领袖的智慧与条件: 摩西展现了领袖的智慧:

* 严肃警告: 他首先指出请求的危险性,联系历史教训,强调背离集体使命的严重后果(神的审判)。

* 设定条件: 他接受了请求,但附加了明确且严格的条件:必须全程参与征战,直到全地得胜。这是他们获得河东产业的前提。

* 强调后果: 他警告,若不履行承诺,就是得罪神,且必被追讨(“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并失去在河东的特别产业权,只能在迦南分地。

5. 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整个协议建立在信守承诺的基础上。两个半支派郑重承诺会履行责任(“耶和华怎样吩咐仆人,仆人就怎样行”),摩西也要求他们务必遵守诺言(“你们口中所应许的,必要去行”)。这强调了在神和会众面前承诺的严肃性。

6. 神的信实与人的回应: 神已经将河东之地赐给以色列(击败西宏和噩)。这两个半支派请求定居于此,本身是享受神的得胜果实。关键在于他们如何回应这份恩典——是只顾自己享受,还是积极参与神对全民族的计划?他们的承诺体现了在享受恩典的同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7. 平衡的解决方案: 最终达成的协议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 两个半支派获得了适合他们需要的肥沃土地。

* 以色列全军得到了他们承诺的强大军事支持。

* 民族的整体目标(征服迦南)得到保障。这体现了在寻求个人\/群体需要时,若能以负责任的态度顾全大局,并信守承诺,是可以达成和谐结果的。

总之,这一章教导我们:在追求个人或群体的合理需要时,必须警惕可能对集体使命造成的负面影响;领袖需要有智慧分辨并设定界限;承诺必须严肃对待并履行;享受神的恩典应当伴随着对神整体计划的积极参与和委身。它提醒信徒在寻求“美好之地”(个人目标)时,不可忘记“共同征战”(集体责任与神圣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