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圣经21世纪GQ版 > 第31章 米甸之惩与战利之规

第31章 米甸之惩与战利之规(2 / 2)

摩西将这些贡物交给以利亚撒祭司,作为上主的份,完全遵照了上主的命令。

以下是以色列会众分得的另一半:

* 羊:三十三万七千五百只

* 牛:三万六千头

* 驴:三万零五百头

* 女子:一万六千名

摩西从这分给会众的(人和牲畜)中,取五十分之一交给利未人,正如上主所吩咐的。利未人负责看守上主的圣所。

军队的指挥官们(千夫长和百夫长)来见摩西,说:“陛下,我们核点手下的战士,一个也没有损失。所以我们特意将各自在战场上找到的金器:臂钏、手镯、戒指、耳环、项圈,带来献给上主,作为在您面前替我们赎罪的供物。”

摩西和以利亚撒祭司就从军官们手中收下了这些精美的金饰。他们从千夫长、百夫长那里所收的金子,共重大约一百八十公斤。摩西和以利亚撒祭司将这些金子作为供物献给上主,放在会幕里,作为上主面前对以色列人的记念。(注:普通士兵也各自保留了战利品)

这一章记载了以色列对米甸的军事报复及战利品的分配条例,它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1. 神圣审判的执行: 这场战争是奉主之命进行的,原因是对米甸人故意引诱以色列人陷入严重的道德与属灵堕落(拜偶像及淫乱)而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瘟疫)的神圣审判和公义追讨(参考诗篇94)。它彰显了罪的后果极其严重。

2. 领导权的传承预表: 主在此明确告诉摩西,完成此任务后他将离世(归列祖)。这标志着一个领导时代的终结,也暗示需要预备接替者(约书亚已在准备)。

3. 对罪的极端措施与洁净要求:

* 严惩罪源: 消灭所有成年男性(特别是王和巴兰)和涉事的女性(曾参与引诱者),是为了彻底铲除引诱犯罪的文化源头。极其严厉,如同去除毒瘤的必要手段。

* 保护的例外: 保留未曾与男人同房的年轻女子,体现了有限的怜悯和现实考虑。

* 接触死亡的洁净: 对参战者和战俘的七天隔离及洁净礼(第三、第七日),强调了战争的杀戮带来的礼仪上的污秽,需要通过特定程序恢复洁净才能回到神圣群体中,反映了对圣洁的尊重。

* 战利品的洁净: 要求对缴获的金属等物品进行火洁和水洁,甚至衣物也要清洗,表明从罪恶营垒(米甸)取得的物品带有“污秽”,需通过仪式转化为洁净,才能被圣约群体使用或归于主。这象征性地表达了从属世中分别出来归于神的洁净过程。

4. 神圣的分配原则与奉献:

* 公平分配: 将战利品均分给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和会众(提供整体支持),体现了相对的公平和社区共享原则。

* 神的份额(贡物): 要求战士拿出战利品的五百分之一,会众拿出五十分之一 归于主(战士奉献比例低于会众),明确表示胜利是上主所赐,应当首先向他献上感谢和认主权。祭司和利未人作为圣职人员,接收这些作为生活所需及维持圣所之用。

5. 战胜者的感恩与赎罪意识:

* 指挥官们发现作战竟无一伤亡,视此为由主保守的神迹和额外恩典。

* 他们自愿主动献上各人所得的精美金饰给主,作为感恩祭和赎罪供物。这一方面是感谢(保全性命),另一方面也隐含了为可能在战争中沾染的暴行或仇恨寻求赦免(“赎罪”)的谦卑态度。这种自发的、超过规定的奉献是蒙神悦纳的。

本章呈现了极其复杂和冲突的图景:既有神圣复仇的严厉甚至残酷,也有细致入微的洁净条例;既有战争的暴力毁灭,也有社区共享和虔诚奉献的感恩画面。它提醒我们:主极其憎恶罪恶并会执行公义的审判,同时强调归他名下的百姓需要保持自身(身心物)的洁净,并以感恩和谦卑之心将胜利归功于他、奉献于他,即使在胜利中也要寻求赦免。这章也促使我们思考属灵争战、胜利的代价,以及在恩典中感恩的深度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