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理性的结合——三体婚姻制度
一次难得的、非工作性的交谈,发生在中央控制室外的观察平台,脚下是那片他们共同维护的、死寂与生机并存的穹顶。
话题源于一次系统广播,关于新一轮“生殖配对优化周期”的启动通知。
“我们的社会,不存在你们从异星资料中理解的‘爱情’或‘浪漫情感’。” 璇-617主动提及,她的思维如同在陈述一个物理定律。“那是一种基于神经递质和荷尔蒙波动的、不可靠且低效的绑定机制,容易导致个体决策偏离集体利益最优解。”
玄-1379沉默着,他脑海中闪过地球信息中那些关于“爱”的、混乱而强烈的描述。
“婚姻,或者更准确地说,‘生殖伴侣组合’,是基于基因互补性、生理指标兼容性、社会技能协同性以及心理稳定性模型,由中央生命优化系统进行全局计算后指定的。” 璇-617继续解释道,她的复眼映照着下方微弱的生态荧光,如同冰冷的星辰。“组合的目的是为了产出基因更优秀、更适应环境的后代,并为子代的初级社会化提供稳定的双亲模板。伴侣之间,是最高效的协作关系,共同完成文明延续赋予的生殖任务。”
“那么……陪伴?或者说,超越工作关系的……交流呢?” 玄-1379谨慎地提问,他意识到自己在试探某种禁忌。
“不必要的交流是能耗。深度情感连接是系统风险。” 璇-617的回答毫无滞涩,“个体的价值在于对整体的贡献度。伴侣关系是贡献的渠道之一,而非目的。当组合的生殖任务完成,或一方被判定为效能低下,组合即可解除,由系统重新优化分配。”
绝对的理性,极致的效率。将人类视若珍宝的情感连接,彻底工具化、去魅化。玄-1379感到一种深切的寒意,但同时又有一丝明悟——正是在这种严酷的框架下,文明才得以在一次次轮回中存续。
第四章:观察之窗后的微光
“但是,” 璇-617的思维波动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近乎测不准原理下的不确定性,“观察本身,具有独立于直接生存价值的意义。”
她转向玄-1379,那深潭般的复眼似乎要将他的思维也一并吸纳进去。
“你优化的能量流,让‘坚石蕨’的叶片角度改变了0.17度,以更有效地捕捉光照。这个细节,本身不具有提升文明生存几率的直接价值,但它……是系统运行中的一个有效反馈。记录它,理解它,是‘观察’的职责。”
玄-1379看着她,看着这个在绝对理性框架下,将“观察”本身践行到极致的个体。她没有情感,但她有专注;她没有爱情,但她有对“系统反馈”近乎偏执的尊重。
他忽然明白,她与他,或许是同一种“异常”的不同表现形式。他因接触外部“噪音”而产生了非标准反馈,她则是在内部将“标准”执行到了超越功利的境界。
他们的日常互动,不仅仅是工作协作,更像是在一片理性的荒漠中,两个孤独的观察者,通过彼此确认着“观察”行为本身的意义。窗外的世界冰冷而严酷,但这扇名为“b-7穹顶”的观察之窗后,似乎有某种超越言语的、基于纯粹存在方式的微弱共鸣,正在悄然滋生。这无关风月,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在生存命题之下,对“存在”本身的无声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