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星炼狱(1 / 2)

曲率泡的光芒逐渐黯淡,三艘殖民舰如同从梦境中醒来的巨兽,缓缓出现在南门二星系的边缘。当超光速航行彻底结束时,舰体轻微晃动了一下,舷窗外的光丝瞬间恢复成正常的星辰,只是此刻的星空比太阳系更加璀璨 —— 三颗恒星如同三个巨大的火球,在太空中相互缠绕,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南门二星系由三颗恒星组成:A 星是一颗与太阳相似的黄矮星,亮度稍高;b 星是一颗橙矮星,体积较小但温度极高;c 星则是一颗红矮星,散发着微弱的红光。三颗恒星的引力相互作用,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引力场,而三体行星就悬浮在这个引力场的平衡点上,如同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囚徒。

“舰队已脱离超光速状态,当前坐标距离三体行星 10 天文单位。” 导航官汇报道,“正在启动所有传感器阵列!”

方舟一号的观测舱内,数十台高精度仪器同时运转。光学望远镜捕捉着三体行星的清晰影像,引力波探测器监听着星系内的引力波动,中微子成像仪则穿透行星大气层,试图绘制其内部结构。屏幕上,三体行星的轮廓逐渐清晰 —— 那是一颗直径约 1.2 万公里的岩石行星,表面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色彩,像是一幅被打翻了颜料的画布。

“天啊…… 这就是三体母星?” 观测员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屏幕上的行星表面,大片区域被暗红色的荒漠覆盖,那些荒漠龟裂成巨大的斑块,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荒漠之间,是剧烈翻腾的黄色云团,探测器显示,那些云团中充满了硫磺化合物,温度高达 500c,足以熔化钢铁。行星的两极地区,则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下是深不见底的黑暗海洋,温度低至 - 200c。

更令人惊骇的是,行星表面布满了巨大的人工建筑遗迹。横跨整个大陆的几何结构体如同巨大的蜂巢,每个单元都有数百米高,显然是某种行星级的能量收集阵列;深达万米的巨型矿坑如同星球的伤口,坑壁上布满了机械开采的痕迹;纵横交错的金属轨道贯穿全球,有些轨道已经断裂,悬浮在半空中,显然是被剧烈的潮汐力撕扯所致。

“这简直是地狱……” 杨幂的全息影像出现在观测舱内,她捂住嘴,眼中充满了震撼,“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诞生文明?”

“恒纪元与乱纪元。” 艾拉的声音突然响起。她不知何时来到了探索者号的观测甲板,淡蓝色的身影站在巨大的观测窗前,墨蓝色的瞳孔倒映着那颗炼狱般的星球。“三颗太阳的运动没有规律,时而聚集在一起,将行星烤成火海;时而分散开来,让行星陷入永恒的黑暗;时而相互遮挡,形成短暂的稳定期。我们将那种稳定期称为‘恒纪元’,将极端环境称为‘乱纪元’。”

艾拉的手指划过控制台,调出三体行星的历史数据:“最短的恒纪元只有三天,最长的乱纪元持续了四百年。在乱纪元,三体人会进入脱水状态,将身体收缩成一张薄薄的皮,存放在地下避难所中。当恒纪元到来时,再用浸泡液恢复原状。那些能量收集阵列,就是为了在恒纪元收集足够的能源,支撑乱纪元的生存。”

众人沉默了。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文明需要经历怎样的磨难,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延续下来。那些巨大的建筑遗迹,不是文明辉煌的象征,而是生存挣扎的烙印。

“生命信号检测到了!” 操作员突然大喊,“读数极其微弱,但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地下深处和地表的防护结构内!”

屏幕上,无数个绿色的光点出现在三体行星的地图上,大多位于能量收集阵列下方和矿坑深处。探测器显示,那些生命信号的强度很低,显然三体人正处于低能耗状态。

“能量信号也很复杂!” 另一位操作员说道,“除了常规的能源供应信号,还有一种高频能量波动,分布在行星的两极地区。这种波动的模式从未见过,像是在进行大规模的计算!”

艾拉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那是三体文明的‘行星计算机’。由一亿个微型计算单元组成,覆盖整个两极地区,用于预测三颗太阳的运动轨迹。只是…… 它的运行频率比我离开时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