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和平的代价(2 / 2)

总督府核心层再次召开会议。

“他们在退缩。”叶小五看着报告,语气带着胜利者的兴奋,但也有一丝不甘,“可惜,没能狠狠揍他们一顿!”

十三妹吐着烟圈,冷笑:“揍?怎么揍?跟他们全面开战吗?白头鹰这是怕疼了,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他们输掉了情报战,又估摸不清我们的底牌,更怕和北极熊直接撞上,只能暂时认怂。”

罗宾补充道:“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我们技术的贪婪,暂时压过了摧毁我们的冲动。这是一个喘息的机会,但绝非和平。”

娜美的手指敲击着桌面,沉思良久。她明白,这所谓的“和平”,是建立在联盟展现出足够威慑力和对方战略误判的基础上的,脆弱而短暂。接受它,意味着联盟能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消化吸收技术,稳定内部经济,巩固统治。拒绝它,则可能迫使美国鹰派铤而走险。

“回覆美方,联盟接受会谈邀请。”娜美最终做出决定,“但是,前提是哥伦比亚必须首先撤除其在争议海域的所有军事存在,并公开保证不再进行类似挑衅。这是会谈的基础。”

她的条件再次展现了强硬姿态。

美国方面在经过短暂的磋商后,出乎意料地(或者说,在意料之中地)接受了这个前提,并向哥伦比亚施压。

一周后,在国际社会的注视下,哥伦比亚军队开始拆除圣安德烈斯和普罗维登西亚岛上残留的军事设施(虽然导弹早已被毁),舰艇撤回母港。

持续数月的加勒比海危机,以这样一种看似联盟大获全胜的方式,骤然降温。

金斯敦港口恢复了往日的繁忙,被封锁的商船再次靠港,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民众涌上街头,欢庆“胜利”,赞美娜美女王的英明领导。

但联盟的核心层却无人感到轻松。

“我们赢得了一场战役,但战争远未结束。”娜美在内部会议上警告所有人,“美国不会忘记这次羞辱,技术觊觎之心更不会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经济绞索、技术窃取、内部颠覆…未来的斗争会更加复杂和隐蔽。”

她看向叶小五和十三妹:“军队不能松懈,反而要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加速现代化改装和训练。” 她看向罗宾:“科技研发必须加快,尤其是基于我们自身资源的技术突破,不能永远依赖父亲的馈赠。” 她看向所有人:“内部建设、民生改善是重中之重,只有让民众真正享受到和平与发展的红利,联盟的根基才能稳固。”

和平降临了,但这和平的代价,是联盟从此被一个超级大国牢牢锁定在战略目标清单上,未来的每一步都将如履薄冰。所谓的胜利,仅仅是为下一场更大、更复杂的较量,争取到了宝贵的准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