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则在客厅地板上组装学校发的月球车模型,全息说明书在他面前旋转展示每个步骤。
这一刻,石星突然感到一种奇异的满足感。他们失去了地球上的某些东西,但在这里获得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那些数字资产、那些物质损失,在这个新世界里突然变得无关紧要。
晚上,全家照例来到观景台。今天地球正好完全展现在视野中,蓝色的海洋和白色的云层清晰可见。
“老师说地球看起来好脆弱。”石磊突然说,“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然以后就看不到这么漂亮的蓝色了。”
阿英握紧石星的手,没有说话。远处的星空深处,偶尔有运输舰的灯光划过,像流星般转瞬即逝。
回到公寓,石星打开很久没用的地球新闻客户端。头条新闻让他愣了片刻:“地球多国联合申请加入月球科技共享计划”。
报道称,月球方面提出的条件相当苛刻,要求各国开放所有科研数据,接受月球监管。评论区内争论不休,有人欢呼这是人类文明的新机遇,有人痛斥这是变相殖民。
石星关掉客户端,走到阳台上。月球城市的灯火在脚下延伸,秩序井然,安静祥和。这里没有污染,没有战争,没有贫富差距,但总让人觉得缺少了地球上的那种活力与混乱。
阿英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饮:“想家了?”
“有点。”石星承认,“不过这里也很好。”
“是啊。”阿英靠在他肩上,“虽然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但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第二天,石星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去了月宫科技局,申请参加新移民技能培训计划。在无数个选项里,他最终选择了“地月环境适应心理学”。
上课第一天,教室里坐满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新移民。讲师是位温和的月球学者,开场白就让石星印象深刻:“记住,你们不是抛弃了地球,而是为人类文明开拓了新的可能。”
下课后,他在走廊上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人——林薇。她穿着月球空军的制服,比记忆中更加英姿飒爽。
“听说你选了心理学?”林薇笑着打招呼,“很符合你现在的情况。”
他们简单聊了几句。林薇现在主要负责地月穿梭机的安保工作,经常往返两地。“有时候觉得像是在两个世界之间搭桥。”她说,“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能让两个世界互相理解。”
石星回家时,阿英正在试做新的菜品,石磊在写关于月球地质的作业。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但又有些不同。
他走到阳台,望着那颗蓝色的星球。那里有他们曾经的家,有失去的财富,有未完成的梦想。但这里,有他们的现在和未来。
月球上的第二个夜晚来临,生态穹顶模拟出完美的星空。石星想起白天老师说的话:每一个选择来到月球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人类文明最伟大的实验。
他轻轻关上阳台门,走进温暖明亮的室内。阿英和石磊同时抬起头来看他,两个最亲近的人,在这个远离故乡的星球上,构成了他全新的世界。
远方的星空中,一艘新型科考船正驶向更深的宇宙,它的航迹在月球上空划过一道银色的光。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而这次,他们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