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职业规划(1 / 2)

月球上的第一个清晨来得悄无声息。没有鸟鸣,没有车流,只有生态穹顶模拟出的天光缓缓亮起,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淡蓝色的光影。石星睁开眼,花了三秒钟才意识到自己不在上海的家。身旁的阿英还在熟睡,呼吸均匀,这一个月来她第一次没有在凌晨惊醒。

他轻轻起身,赤脚踩在温热的地板上。月球居住区的重力调节系统做得极好,几乎感觉不到与地球的差异,只有偶尔肌肉记忆里那微妙的轻快感提醒着这里不是故乡。

厨房的智能管家已经准备好了早餐。石星看着那些月球培育的果蔬和合成蛋白制品,突然格外想念上海街头的粢饭糕和豆浆。他给自己倒了杯月球特产的青苔茶,口感意外地清新。

“爸爸早安!”石磊穿着睡衣跑进来,一点没有刚睡醒的迷糊,“今天学校组织去参观月面基地,我可以看到真正的太空服吗?”

石星看着儿子兴奋的小脸,忽然觉得那些天文数字的竞拍费用都值了。“当然可以,但你要答应我严格按照老师的指示行动。”

阿英也起来了,她看起来精神很好:“我今天要去文化中心报到,穿什么好呢?月球人的着装风格好像很简约。”

这样的日常对话渐渐成为新常态。在月球上生活了一个月后,最初的兴奋感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适应感。这里的一切都高效、整洁、充满科技感,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石磊的学校生活倒是如鱼得水。广寒宫国际学校的课程设置远超地球上的任何学校,除了常规科目,还有专门的太空生存技能、低重力环境运动等特色课程。最让石星惊讶的是,儿子很快就交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甚至学会了用简单的月球方言打招呼。

“我们班有来自贝宁的同学哦!”石磊兴奋地说,“他说他们的领袖刘子光经常去月宫开会呢。”

阿英的文化中心工作进展得不如预期顺利。虽然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很先进,但组织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活动仍然困难重重。某次中秋节活动,她精心准备的传统月饼被几位西方移民投诉“成分不明”,要求提供详细的营养分析和过敏源信息。

“我只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中秋文化。”那晚阿英沮丧地对石星说,“但他们只关心卡路里和营养成分表。”

石星轻轻拥抱她:“慢慢来,文化差异需要时间磨合。”

他自己的日子则清闲得多。月球上的金融体系与地球完全不同,比特币交易虽然被接受,但日常消费几乎全部使用月宫信用点。他那些巨额资产突然之间失去了用武之地,最大的开销不过是偶尔带家人去特色餐厅用餐。

这样的清闲反而让他有些不适应。某天他偶然在居民数据库里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金贵。追踪下去才发现,这位前同事竟然也在月球上,在第二居住区的环境控制系统工作。

两人约在居住区边缘的观景餐厅见面。巨大的透明穹顶外是荒凉的月面,地球悬挂在黑色天幕上,美得令人窒息。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金贵看起来老了很多,但精神不错,“惠生倒闭后我就申请了月球技术移民,幸好当年考的工程师证书还有用。”

他们聊起往事,那些在上海港机厂的日子仿佛上辈子那么遥远。金贵告诉石星,老王也在月球上,在物流系统做管理工作:“他那个滑头,到哪里都混得开。”

最让石星惊讶的是,金贵透露林薇偶尔也会来月球:“她现在可是月球空军的红人,经常往返地球和月球之间。”

这个世界真小,小到即使在月球上也逃不开过往的人际网。石星想着,不禁微笑起来。

回家的路上,他特意步行穿过中央公园。人造河流两岸种植着发光的月球植物,孩子们在低重力游乐区欢笑玩耍。几位老人坐在长椅上聊天,口音天南地北。

阿英今天提前下班,正在厨房尝试用月球食材复刻上海菜。餐桌上摆着几道色泽奇怪的菜肴,但她看起来很开心:“文化中心批准了我的中华美食工作坊计划!下个月就开始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