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日常的锚点(2 / 2)

老陈看起来老了很多,头发白了一大半。惠生重工倒闭后,他尝试过几个小项目,都不太顺利。

“现在做生意难啊。”老陈搅拌着面前的普洱茶,“月球人带来的技术太先进了,很多行业都被颠覆了。上个月还有消息说要在长三角建反重力交通网,真建成了,我们现在这些物流公司都得完蛋。”

石星默默听着。战后的世界经济确实在快速变化,月球技术的逐步释放正在重塑很多行业。他的比特币套现计划就受到了影响——现在全球金融体系正在适应月球监管下的新秩序,大额数字货币交易变得比战时还要困难。

“每个月能套现一两百万就不错了。”石星说,“好在腾讯的分红够用,生活不成问题。”

老陈苦笑一下:“你们还好。我那边……上周又把两个项目停了。现在每天就炒炒股,打发时间。”

石星注意到老陈的茶杯边缘有个小小的缺口,但他似乎并不在意。战前那个讲究排场的老陈,如今也变得随和了很多。

回家的路上,石星特意绕道去了以前的港机厂区。那里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样,大部分厂房被拆除,建起了月球技术示范园区。只有那栋熟悉的办公楼还留着,被改造成了“港口机械历史博物馆”。

在博物馆门口的简介牌上,石星看到了管彤贤的名字。简介很简单,只提到他曾任上海港机厂负责人,后参与振华港机的创建。没有任何关于他最后几年经历的记载,也没有提到月球接管后的去向。一个时代的人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淡出了历史。

晚饭时,石星说起白天的见闻。阿英一边给儿子夹菜,一边说:“今天我去接石头,遇到以前的同事了。你猜他现在在做什么?在月球科技示范园当导游呢!听说一个月能拿两万多,比在厂里强多了。”

石磊突然插嘴:“爸爸,我们同学说月球人要来我们学校开兴趣班,是真的吗?”

“可能吧。”石星摸摸儿子的头,“你想学月球科技吗?”

石磊用力点头:“想!我们班王小胖说学了就能造飞船!”

晚上,石星独自在书房查看比特币行情。价格稳定在3万美元左右,他的持仓价值依然惊人,但套现速度比预期还要慢。新成立的国际数字货币监管委员会每个月都给各大交易所下达严格的流动性管控指标,大额出货需要提前三个月报备。

不过这些已经不重要了。腾讯每年的分红就有几千万,足够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那些比特币就让它放在冷钱包里,当作传给儿子的遗产也好。

阿英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你看这个国际学校怎么样?一年学费八十万,但是百分之三十的毕业生能拿到月球高校的提前录取。”

石星看了看宣传页面,校园看起来确实气派,还有月球科技实验室和反重力运动场。

“你喜欢就报吧。”他说,“钱不是问题。”

阿英满意地笑了,这是半年多来他第一次看到她笑得这么轻松。战争留下的阴影正在慢慢褪去,生活找到了新的锚点。虽然这个锚点看起来有些浮夸,有些可笑,但至少让他们重新找到了向前看的勇气。

窗外,上海的夜景依旧璀璨,只是偶尔能看到天空中划过月球运输舰的灯光,提醒着人们这个世界已经永远改变了。但对石星一家来说,生活终究是回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正轨——优渥、忙碌、充满各种新的可能性和烦恼。那些失去的数字,终究只是数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