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要的是遥遥领先(2 / 2)

石峰解释道:“3d建模不只是为特效。它能用于虚拟试装、预演V镜头走位、甚至未来制作虚拟形象和全息演出。更重要的是,结合这套系统,我们对V的制作标准要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每一首‘金曲’级的主打歌,必须拍摄两支不同风格、不同导演的V!** 一支走大众传播路线(电视台打榜),一支走精品艺术路线(镭射影碟发行、海外参奖)。成本翻倍?值得!我们要用数量和质量双重碾压。

2. **导演和制作人:** 不求最大牌,但求最适合、最有想法。港台新锐导演、有国际视野的内地导演都可以合作。制作人必须能精准把握歌曲内核和你们的特质。明姐的制作人要深谙情感表达和音乐性;颖颖的制作人要精通视觉叙事和节奏把控。我们会充分尊重你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意见。

3. **后期制作:** 充分利用高清和调色优势。明姐的V画面要追求电影感、氛围感,色调沉稳,突出意境和人物内心;颖颖的V则要色彩浓烈、节奏明快、剪辑凌厉,大量运用特效和时尚元素,打造视觉奇观。**3d建模数据可以辅助灯光设计、场景搭建,确保你们在镜头前始终是最佳状态。**

4. **音乐品质:** 录音棚设备同步升级至国际标准。明姐的专辑,邀请香港顶尖的弦乐编曲和录音师;颖颖的专辑,引入欧美最新的电子音源和混音师。确保从听觉到视觉,都是‘发烧级’品质。”

吴君如感叹:“这套组合拳打下去,制作成本是天文数字...但效果,绝对震撼!内地那些靠一台摄像机、几个灯、棚里搭个景就拍出来的V,确实没法比了。” 陈明眼中闪烁着对高品质制作的向往,轻声说:“能做出真正有质感的作品,投入是值得的。”瞿颖也用力点头:“对!要做就做到最好!”

**四、春晚攻坚:镀金舞台,奠定国民度**

“年底的重中之重,”石峰眼神锐利,特别看向陈明,“是**199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独唱机会!** 尤其是明姐,你需要一个绝对主流的、最高规格的舞台,来奠定‘国民级歌手’的地位。1995年《仙乐飘飘》的成功只是敲门砖,96年春晚的独唱,才是真正的加冕礼。”

陈明听到“春晚独唱”,呼吸微微一滞,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这对任何一个艺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机会。她抬起头,迎上石峰的目光,眼神里有激动,也有沉甸甸的压力。瞿颖也立刻坐直了身体,眼神在石峰和陈明之间快速扫过,带着理解,也有一丝对自己未来舞台的期待。

山鸡搓着手:“央视那边...水很深啊。歌舞类节目竞争太激烈,独唱名额更是挤破头。”

“所以需要多管齐下,”石峰部署道:

1. **作品说话:** 为明姐精心打造一首符合春晚基调、旋律优美、积极向上又体现其演唱实力的新歌。同时,将《仙乐飘飘》的辉煌成绩(各大榜单冠军、点播率)做成精美的报告。

2. **高层路线:** 请二伯母(罗阿秋)动用在京的人脉,特别是与央视高层或春晚核心策划组有交情的人士,进行铺垫和推荐。强调明姐健康、正面的形象和扎实的唱功。

3. **“技术”展示:** 邀请春晚导演组相关人士,来深圳参观我们新落成的、配备顶级设备的录音棚和后期制作中心,并观看明姐在顶级音响环境下录制的歌曲小样和精心剪辑的演出视频。用硬实力和工业水准打动他们。

4. **舆论预热:** 通过合作媒体(主要是石家控股或深度合作的南方系报纸、新创刊的时尚杂志),有计划地发布明姐音乐成就、敬业态度、以及为春晚精心准备的报道,营造期待感。

5. **瞿颖的辅助:** 如果明姐争取独唱,颖颖可以争取参与开场歌舞或时尚类节目,保持曝光。**‘陈明上春晚独唱’是星辉时代年底最重要的任务。**” 石峰再次强调,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瞿颖身上。瞿颖立刻露出一个灿烂而懂事的笑容:“明白峰哥!我一定全力配合,争取也在春晚露个脸,给明姐打气!”她说着,还俏皮地朝陈明眨了眨眼。陈明感激地看了瞿颖一眼,轻声道:“谢谢颖颖。” 两人之间流动着一种既竞争又互相支持的微妙情谊。

石峰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充满野心的城市:“所有的投入——顶级的定位、碾压级的造型、超前的制作、春晚的攻坚——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在1996年,将‘星辉时代’和‘陈明’、‘瞿颖’这两个名字,刻在中国流行文化的版图最顶端。让她们成为这个时代无法绕过的符号。”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逐一分配任务:

* “君如姐,造型团队和Ada的对接、春晚公关的具体执行,交给你。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 “山鸡,设备到位、安装调试、确保香港工程师顺利工作,以及后续V拍摄的场地、人员协调,你负责。用你江湖上的效率,把后勤保障做到最好。”

* “阿玉,你全程跟进,协调各方,尤其是陈明和瞿颖的日程、状态。她们是核心资产,要保护好。另外,那份最新的词曲版权收购清单,尽快落实注册。”

* “石安,资金保障和必要的‘特殊’通关手续,你负责。钱,不是问题;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办公室内一片肃然,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肩上的重量和即将掀起的风暴。石峰最后看向沙发上的陈明和瞿颖,一个沉静如深海,眼中是坚定与期待;一个耀眼如烈阳,脸上写满了跃跃欲试的兴奋。

“记住,”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的两位艺人,“我们不是在培养艺人,我们是在打造**巨星**,是在定义这个时代娱乐产业的**新标准**。从造型的一根丝线,到V的一个像素,再到春晚舞台上的一个音符,都要做到——**绝对碾压**。有没有信心?” 最后一句,他直接问向陈明和瞿颖。

“有!”瞿颖率先应声,声音清脆有力,带着年轻人的冲劲。

“有。”陈明也抬起头,声音虽不如瞿颖响亮,却异常沉稳坚定,目光与石峰相接,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行动吧!”石峰一锤定音。

星辉时代的精密引擎,在1995年深秋的深圳,轰然启动,目标直指巅峰。陈明与瞿颖,这两颗被精心打磨、被顶级资源包裹的星辰,带着各自的期待、压力与无穷潜力,在石峰编织的星图上,即将绽放出划破时代夜空的璀璨光芒。会议结束,陈明和瞿颖站起身,两人对视一眼,瞿颖主动伸出手,陈明微微一笑,用力握住。无需多言,她们知道,属于她们的闪耀时代,真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