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盛夏,铜锣湾仿佛被架在旺火上炙烤的叉烧肉,油脂“滋滋”作响,空气粘稠得能拧出水来。午后的阳光白得刺眼,无情地泼洒在柏油路上,蒸腾起一股混杂着海腥、汽车尾气、廉价香水、廉价香烟和汗水的独特气息。巨大的霓虹灯招牌,在湿热的空气中顽强地闪烁着,光线似乎被水汽扭曲,发出微弱的、持续的“嗞嗞”声,与街道上鼎沸的人声、车喇叭声、店铺音响里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交织,构成一幅躁动不安的都市交响。
在这片喧嚣的腹地,“石氏医药专卖店”那簇新的招牌下,蜿蜒着一条奇特的“长龙”。男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夏装——有花哨的夏威夷衫,有紧绷的背心,也有故作体面的短袖衬衫——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戴着深色墨镜,帽檐压得极低。他们沉默地挪动着脚步,眼神在墨镜后警惕地扫视四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和隐秘的期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心照不宣的紧张气氛,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易。
柜台内,山鸡穿着一身崭新的、熨烫得笔挺的浅蓝色店员制服,脖子上挂着“实习店员:赵山河”的塑封工作牌。他不再是那个躲在巷子阴影里的瘦弱身影,腰板挺直,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新获得的权威感:
“喂!那位大叔!看着点!说了排队就排队,不准插队!”他指着队伍中一个试图往前挤的中年男人,语气不容置疑,“规矩就是规矩!每人限购两颗!买完就走,别挡道!”
他熟练地操作着计算器,“噼啪”作响,快速收钱找零,然后小心翼翼地从柜台深处一个不起眼的纸箱里,取出印着烫金小字的精致小盒——“威而力”。那低调奢华的包装上,“为中流砥柱重铸雄风”几个字,在昏暗的灯光下仿佛带着魔力,灼烧着每一个排队者的目光。60港币一颗,价格不菲,但每天开售仅三小时,必定宣告售罄。
二楼,单向玻璃后,十三妹慵懒地靠在高背皮椅上。冷气嘶嘶地吹着,与楼下的闷热形成两个世界。她指尖夹着一支细长的摩尔烟,青烟袅袅,目光穿透玻璃,饶有兴致地俯瞰着楼下那条充满欲望的长龙。看着山鸡略显生涩但努力维持秩序的样子,看着那些男人拿到小盒子时眼中闪过的贪婪与希冀,她嘴角勾起一抹玩味而略带嘲讽的笑意,对着空荡的办公室低语:
“石松老哥……你这门生意,真是摸透了男人骨子里的那点心思。啧,果然,老男人最懂男人。” 她弹了弹烟灰,眼神锐利如鹰,这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正是她扩张版图最坚实的弹药。
山鸡的生活轨迹,在这个夏天被彻底扭转。不再是那个在后巷阴暗角落里,就着自来水啃冷硬馒头、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小混混。每月1800港币的固定薪水(这在当时是相当不错的收入),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稳定”带来的底气。整洁合身的制服穿在身上,胸前挂着“石氏电子专卖店”的工牌,让他走在铜锣湾的街头,腰杆都下意识地挺直了几分。那些曾经对他吆五喝六的烂仔,如今看到他这身打扮,眼神里也多了几分掂量和忌惮。
他学会了使用计算器,手指在按键上敲打时带着一种新奇的专注;他学会了辨识各种新潮的电子表型号,知道walkan的不同版本差异;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用“石氏”这块招牌赋予的底气,去应对形形色色的客人。面对插队者,他能克制住以往那种本能的畏缩或暴躁,用清晰、礼貌但绝无商量余地的语气说:“先生,麻烦您遵守秩序排队。如果您坚持插队,为了其他客人公平,我只好请您离开。” 这份“体面”的工作,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他与过去的混乱隔开,也悄然重塑着他的内心。
一个闷热的下午,店里顾客稍少。一个戴着压低鸭舌帽、穿着普通t恤牛仔裤的高个子男人走进来,目标明确地走向“特殊药品”柜台。山鸡正低头整理单据,随口招呼:“先生需要点什么?”
男人抬起头,帽檐下露出一张俊朗非凡、让无数少女尖叫的面孔。
“华……华哥?!” 山鸡手里的单据差点掉在地上,心脏“咚咚”狂跳,声音瞬间结巴起来。他手忙脚乱地在柜台下摸索,脸涨得通红,“您……您要点……那个……‘威而力’?几……几盒?”
来人正是如日中天的刘德华。他显然也没想到会被认出,先是一愣,随即迅速扫视四周,确认无人注意,才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无奈的笑意:“嘘!小声点!山鸡仔,你认错人了吧?我……我是帮朋友买的。” 他快速掏出几张钞票,“两盒,谢谢。改天有空喝茶……” 话音未落,他已接过山鸡慌乱递出的药盒,迅速转身,像一阵风般消失在店门外。留下山鸡站在原地,摸着发烫的耳朵,看着偶像消失的方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似乎真的踏入了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3. 吴君如的星途狂飙**
历史的车轮在1983年似乎为吴君如悄悄拐了个弯。按照原本的轨迹,此刻的她大概还在各个片场跑龙套,扮演着各种衬托女主角的傻大姐或丑角,拿着微薄的薪水,在星光璀璨的娱乐圈边缘苦苦挣扎。
但此刻,她的人生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凭借着“石氏艺人”这块金光闪闪的招牌,她在tVb的王牌综艺《欢乐今宵》中,从背景板一跃成为固定班底。制作组心领神会地给她安排了更多有梗、有发挥的环节。她天生的喜感、爽朗的笑声和反应机敏的接梗能力,开始在荧屏上崭露头角,观众缘直线上升。
更令人瞩目的是她的银幕处女作——青春片《青春怒潮》。她饰演一个脾气火爆、敢爱敢恨的泼辣女学生,台词犀利,动作夸张,却意外地生动可爱。戏份之重,仅次于女主角,海报上她的名字和形象也颇为醒目。片场里,她不再是那个怯生生等待机会的小透明,开始有人主动和她打招呼,称呼她“君如姐”。
某天深夜录完《欢乐今宵》,吴君如卸着妆,哼着歌,心情大好。一转头,瞥见隔壁化妆台前,翁美玲正对着镜子发呆,眼神有些空茫,卸妆棉停在脸颊上,整个人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与周围喧嚣格格不入的忧郁里。
吴君如眼珠一转,笑嘻嘻地凑过去,一把揽住翁美玲的肩膀:“阿翁!收工啦!饿不饿?我请你吃宵夜啊!我知道附近有档炭烤鱿鱼,香得不得了!”
翁美玲似乎被吓了一跳,回过神来,看着吴君如热情洋溢的笑脸,勉强扯出一个淡淡的笑容:“你?不怕胖啊?镜头可是很残忍的。”
“怕什么呀!”吴君如豪气地一拍自己依旧平坦紧实的小腹,声音响亮,“我姑妈说的,女人啊,要吃饱饭才有力气和这个世界拼!走啦走啦!” 她不由分说地拉起翁美玲。
两个当红的年轻女星,像逃学少女一样,偷偷溜出电视台后门,钻进铜锣湾深夜依然喧闹的街头。在街角热气腾腾的大排档坐下,炭火烤鱿鱼的焦香、椒盐的辛香扑鼻而来。她们点了一大堆,不顾形象地啃着弹牙的鱿鱼须,喝着冰镇到起雾的玻璃瓶汽水,碳酸气泡在舌尖炸开,带来一阵畅快的凉意。
喧闹的人声中,夜风带着海水的咸味吹过。吴君如看着翁美玲被食物热气熏得微红、终于带上些许真实笑意的脸庞,忽然停下动作,认真地说:“阿翁,你笑起来真的很漂亮,你应该多笑笑。” 她语气真挚,没有半分戏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