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进着画面,苍蓝色的六眼将一切数据流尽收眼底。
他看到了灯光的微秒级色温变化,看到了那名男生仓皇离席的精准时间点,与昨夜剧院事件中藤井凉子的反应如出一辙。
“两次事件,都精确对应了特定的灯光频率和次声波扰动。”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喃喃自语,“完美的认知嫁接。”
他立刻命令技术人员提取礼堂控制系统的后台日志。
结果不出所料——在异常发生前后十分钟内的所有操作记录,都被精准地清空了,干净得像从未存在过。
“不是黑客,”五条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这种手法,是有人用物理接入的方式,直接绕过了防火墙。一个幽灵,却拿着一把物理的钥匙。”
他凝视着屏幕上被复原出来的灯光波形图,嘴角忽然勾起一抹玩味的轻笑。
“你以为藏在艺术里就安全了?天真。可艺术,本身就是术式最高级的表现形式之一啊。”
他拿起内部通讯器,语气不容置疑:“立刻封锁高专及所有关联公共设施,所有未提前登记报备的技术外勤人员,一律暂停进出权限。彻查近一个月内所有的设备维护记录。”
深夜,废弃印刷厂。
佐藤光收到了木村纱织用一次性手机传回的加密照片。
照片上不是那张写着“下次换绿色?”的便签,而是另一张被遗留在控制台抽屉深处的草稿纸。
纸上画满了复杂的公式和曲线图,字迹工整而锐利。
佐藤光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谁的笔迹——咒术高专的技术天才,宫本拓海。
草稿纸上,赫然画着昨夜剧院里“红伞女人”的投影轨迹,与舞台灯光延迟效果之间的关系曲线。
而在曲线图的末尾,有一行触目惊心的标注:
“如果视觉错位和次声波能引发特定人群的警觉反应……我们是不是,正在被什么东西‘训练’?”
佐藤光的瞳孔骤然紧缩。像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让她浑身冰冷。
她的防御机制,她引以为傲的“错帧剧场”,正在被逆向解析。
有人已经洞悉了她并非在“预言”,而是在用一种巧妙的方式“触发”特定人群的潜意识。
她的加密手段,在真正的天才面前,正在被层层剥开。
她立刻坐直身体,双手在键盘上化作一道残影。
她没有丝毫犹豫,直接登入服务器后台,删除了所有与“蓝灰切换”方案相关的原始代码和触发器。
在这场信息战中,一个被洞悉的策略,就等于一把递到敌人手里的刀。
她必须立刻更换战术。
备用方案“声影剥离”的构想在她脑中飞速成型——不再是光影的同步刺激,而是让画面与音轨产生微不可查的不同步,用这种更隐蔽、更混乱的方式,去扰乱潜意识对未来碎片的吸收路径。
就在她埋头构建新模型的瞬间,桌角的手机发出了一声短促的震动。
是藤井凉子发来的一段语音,女孩的声音带着哭腔和压抑的恐惧:“他们……他们说要给我做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扫描……说我可能有幻觉倾向,需要药物干预……”
佐藤光敲击键盘的手指停住了。
她沉默地听着那段语音循环播放,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片刻后,她拿起手机,指尖悬停在回复框上,最终只发送了一条匿名的短链接。
链接指向她刚刚熬夜上传到加密论坛的《异常感知者生存指南》第二版。
在更新的内容里,她用最通俗的语言,增加了一个章节:“如何通过生理反应,简易自测真实威胁与神经性误判”。
她不能直接告诉她真相,但她可以给她一件分辨真伪的武器。
发送完毕,她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街道空无一人,只有远处路灯投下昏黄的光晕。
一辆通体漆黑的轿车,无声无息地从印刷厂外的街道上缓缓驶过。
车窗玻璃完美地反射出夜景,也一闪而过地映出了佐藤光在窗后那张模糊而疲惫的脸。
车内,坐在后座的青山龙之介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着衣领上的微型麦克风低声说道:“信号源不在系统内部,确认通过外部遥控进行指令下达。目标具备极高的反侦察意识和远程布控能力,建议威胁评估小组将其升级为一级观察对象。”
印刷厂内,佐藤光对此一无所知。
她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墙上那张用图钉和细线勾勒出的、庞大而复杂的“蜂巢计划”结构图。
每一条线都代表一个节点,每一个节点都代表一个潜在的“接收者”,一个可能被拯救的生命。
这曾是她的心血结晶,是她对抗命运的完美蓝图。
但现在,当她看着这张图时,看到的不再是希望,而是一个清晰的、可被追踪的靶子。
宫本拓海的草稿纸,五条悟封锁权限的命令,还有暗中窥伺的眼睛……她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为敌人描绘出更清晰的、关于她自己的画像。
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从她的脊椎一路攀升至头顶。
她忽然意识到,最严密的计划,也成了最致命的漏洞。
因为任何写在纸上的东西,都能被读取,被分析,被破解。
她需要一个……连她自己都无法完全预测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