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嵩岳月夜宴
洛阳书生田璆与邓韶,俱是满腹经纶却不得志之人。元和八年的中秋夜,两人各提酒壶溜出建春门,都想寻个清静地赏月。刚行二三里,竟在岔路口撞见——邓韶也拎着酒囊从东边晃过来。两人相视苦笑,正犹豫往何处去,忽闻马蹄轻响。月光里转出两位乘青骢马的书生,广袖当风,含笑作揖:“二位携酒夜游,可是寻赏月佳处?寒舍竹亭水榭,在洛阳东南略有薄名。离此不过二三里,若肯移步,当奉清醪共醉。”
田璆邓韶大喜,随二人策马而行。问其姓名,书生只笑指天边云霞。行不数里,桂魄东升,至一柴门。初入时荒草萋萋,复行百步,异香扑鼻,眼前骤然洞开——飞瀑悬于星汉,松桂列作翠屏,奇花吐焰照亮夜径,彩鸟振翅剪破月光。田璆忍不住要解酒囊,书生却按住他手腕:“且留壶中酒,待品天上浆。”
忽闻云中仙乐大作,鸾驾如星河倾落。七宝香车悬着“登仙”匾额,雪白仪仗擎“浮桥”幡旗,凤凰引路,神龙护辕。车中端坐的新嫁娘云鬟金冠,朝书生轻唤:“玉京夫君,吉时将届。”
田璆惊觉两位书生早换上天衣,周身流溢清光。新郎笑道:“吾本上清仙郎,今夕娶嵩岳神女。二位既入仙缘,请为礼生。”说罢抛来青霞织就的礼袍。田璆邓韶披衣时,只觉清泉灌顶,凡尘尽洗。
仙队升空如百道虹霓,倏忽降在嵩岳之巅。瑶池波光映着万盏琉璃灯,西王母端坐七宝帐中,群仙罗列如星。忽见汉武帝乘紫云而降,西王母嗔道:“陛下姗姗来迟!”武帝笑指云海:“方才在莲花峰批阅浮梁县令的延寿奏章。”王母蹙眉:“那县令贿赂买官,苛政虐民,忠恕之道尽丧,也配求长生?”武帝正色:“然莲花峰土地再三恳请,姑且延他五年阳寿。”
语未毕,笙箫破空。唐玄宗驾黄龙车辇飘然而至,嫔妃环佩琳琅。王母方展笑颜,玄宗却黯然道:“来时命龙神布雨解旱,故尔迟滞。”西王母命奏钧天仙乐,玄宗忽道:“闻丁令威善歌。”当丁令威清嗓欲歌时,玄宗竟召太子晋吹玉笙相和:
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仙帝早升遐。
至今犹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
玄宗握杯的手微微发颤。西王母轻叹:“该叫叶静能来唱旧事。”那方士踏云而至,跪献御酒后放声:
幽蓟烟尘别九重,贵妃汤殿罢歌钟。
暖池犹浸玉芙蓉,荆榛一闭朝元路...
唱到“唯有悲风吹晚松”,玄宗以袖掩面,满座仙人无不泫然。此时新郎仙郎举杯祝祷,声如金玉振霄汉:“凤凰和鸣,庆流无央!”众仙赠礼堆成霞山:鲛绡如云海翻涌,文锦似虹霓铺展,琉璃琥珀映得星月失色。
宴至中宵,仙郎忽指田璆邓韶:“尘缘当尽。”二书生只觉怀中酒壶一沉,低头见壶中银河旋涌,映出洛阳城郭。西王母笑抚田璆手中壶:“此昆仑天酒,饮之忘忧。”二人拜饮,清冽直透魂魄。
临别时仙郎赠玉笛:“他日嵩山明月夜,可吹此笛唤云车。”田璆邓韶再拜起身,忽觉山风刺骨,环顾已在荒草野径间。怀中玉笛温润,酒壶尚存余香。东方既白,建春门城楼轮廓隐现,恍如大梦初醒。二人相视愕然——夜宴琼浆仍在喉间回甘,手中玉笛清光流溢。
归家后,田璆倾壶欲饮残酒,忽见壶底沉着两粒玉屑,触手化作青烟。三日后邓韶病逝,临终紧握玉笛含笑:“仙郎来迎矣。”田璆独上嵩岳,于月圆之夜吹笛峰顶。但见云海翻涌,隐约有笙歌自九霄落下,再望玉笛,已化作皎皎月光,融于指间。
仙家一夕宴,人间万古愁。
浮梁县令延寿五载,帝王神仙难断人间善恶;
田璆壶中玉屑化烟,邓韶掌上笛声成月——原有些际遇,不过是永恒借给刹那的镜子,照见你我皆在红尘大梦中,各赴各的归途。
2、玉杵叩仙缘
唐长庆年间,秀才裴航科考落第,心头灰暗如秋后的天空。他乘舟顺汉水南下,去鄂州投奔故交崔相国。相国念旧,赠他二十万钱,嘱他归京再图功名。裴航便雇了一艘大船,载着这沉甸甸的盘缠,也载着满腹的失意,溯湘水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