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枫根引路辨水源(2 / 2)

李大叔看着陈建国的眼睛,又看了看旁边举着小铲子的小丫,小丫也看着他,小声说:“李爷爷,俺们能挖出水的,小栓子还等着喝水呢。”

李大叔叹了口气,把空水袋递给陈建国:“罢了,你们年轻人愿意折腾就折腾吧。这水袋你们拿着,要是找到水,先给小栓子送点。” 说完,他背着猎枪,慢慢走了。

回到镇上,陈建国把找到的水源位置画在纸上,标清楚哪里挖井,哪里放工具,哪里歇凉。村民们围过来看,有的还是半信半疑,但看陈建国说得头头是道,又有赵二柱帮腔,也都愿意试试。

“俺们先挖个小坑试试,看看土湿不湿,要是湿,再往下挖大井。” 陈建国说,然后分配任务:年轻的村民负责挖,力气大的负责运土,女人们负责送水送干粮,赵二柱负责照看大家的身体,小丫负责递工具、捡枫叶。

挖坑开始了,狗蛋第一个跳下去,用枫木杆挖土。土很干,一挖就碎,挖了半天,坑还没半人深,可土还是干的。狗蛋有点泄气:“陈先生,这土还是干的,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陈建国也有点急,他跳下去,摸了摸坑底的土,确实干,可早上看的树根明明带潮气。他抬头看了看太阳,突然想起什么:“早上找的是东边的树根,咱们这坑离那棵树有点远,再往东边挪挪,靠近那棵枫树!”

大家把坑往东边挪了挪,靠近那棵有泛红叶子的枫树。这次狗蛋再挖,挖了没一会儿,就喊:“湿了!湿了!土有点湿了!”

所有人都围过来,陈建国摸了摸坑底的土,果然,手指上沾了点湿泥,虽然不多,但确实有潮气。“大家看到了吧?没找错!继续挖,挖深点,肯定能找到水!”

小丫蹦蹦跳跳地跑过来,把一片红枫叶放在坑边:“给井坑戴个枫叶帽,水就来了!” 大家都笑了,刚才的泄气劲儿全没了,狗蛋干劲十足,挖得更快了。

中午送饭的时候,王婶提着个篮子过来,里面是红薯汤和干饼。“陈先生,二柱,快歇会儿,喝点汤!” 她把汤碗递给陈建国,“俺听狗蛋说找到湿土了,这就好,这就好!俺昨儿还跟邻镇的姐妹说,要是枫溪挖出水,让她们也来喝!”

陈建国喝着红薯汤,甜丝丝的,心里暖。赵二柱坐在旁边,也喝着汤,说:“陈先生,俺看这坑挖得差不多了,下午咱们就开始挖大井,用枫木杆搭井壁,防止塌了。”

“嗯,” 陈建国点头,“还要教大家怎么轮流挖,别中暑了,中午多歇会儿,早晚凉快的时候多挖点。”

小丫坐在陈建国旁边,小口吃着干饼,突然说:“叔叔,俺刚才去东边的枫树那儿,又捡了片红枫叶,比别的都红,俺给你留着。” 她从兜里掏出片枫叶,递到陈建国手里,枫叶红得透亮,像块小红玉。

陈建国接过枫叶,放在怀里,贴着怀表。怀表的表盘有点凉,可枫叶的暖意透过布料传过来,像把两个时空的暖连在了一起。他看着坑边忙碌的村民,看着身边的赵二柱、小丫,忽然明白:所谓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看着别人的期待,把自己知道的、会的,一点点变成能帮到人的事 —— 这就是中年人的成长,不只是自己过得好,是能帮别人过得好。

夕阳西下时,小坑已经挖得有一人深了,坑底的土越来越湿,甚至能渗出点小水珠。村民们围着坑,兴奋地讨论着明天挖大井的事,狗蛋还说要第一个下井挖。陈建国站在旁边,风吹过,带着点坑底的湿气,好像没那么热了。他摸了摸怀里的枫叶,又摸了摸怀表,轻声说:“快了,快能挖出水了。”